官方公众号
“护士我要找你们领导,为什么每天给我输液,说的是四瓶水,现在只有三瓶,你们是不是弄错了?可不敢这么不负责任啊”?
“你们这个袁晓端医生这么年轻技术到底“中不中”?
此刻的这一幕,发生在前段时间市一院蒲山医院内一科病房中,这位患者刚刚到住院不到三天,此刻他的焦急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来这位来自蒲山镇的张大爷,因前段时间 “咳嗽、哮喘” 老毛病复发,在当地诊所连续吃药、输液一周,病情不见好转。最后慕名来到市一院蒲山医院看病,遇到正在坐诊的袁晓端医师。袁医生经过细致的问诊与检查,建议其住院治疗。遂办理了住院手续,张大爷抱着急于治好病的心情,住院第三天便发生了上述一幕。
虽然经过护士与医生的再三解释,张大爷均表示怀疑。无奈为了消除患者的疑问让其安心治疗,值班护士们不顾脏,到医疗废物桶内找到他输完的水瓶(水瓶上都打印有名字)拿到其跟前,核对4瓶后打消了张大爷顾虑。经过近一周时间的治疗,张大爷的病情逐渐康复,对医护人员的态度也逐渐好转。默默的对我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严谨的工作与服务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没过几天张大爷便顺利康复出院。
在出院临走的一刻,张大爷用一张很普通的作业本纸在上面书写了:
这短短32字,字字饱含真情!
袁晓端医生在晨交班
内一科医护团队
这是目前为止,笔者见到的字数最少的“感谢信”,材质最简单的“感谢信”,格式最普通的“感谢信”;但也是笔者见到过的最朴实、发自内心的“感谢信”之一。通过这张工整手写的“感谢信”可见患者是用自己的方式用心在表达感谢之情。
虽然在住院期间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但市一院蒲山医院的医生、护士依然用良好的职业素养不仅治好了张大爷的病痛,更用实际行动打动了他的“内心”。
通过这件事,再次证明了市一院蒲山医院的医护人员虽然年轻,但在院本部专家的带领下成长进步迅速。他们用一个又一个病人的顺利康复出院,证明了蒲山医院的“年轻医生”是值得托负与信任的,他们的技术是值得信赖的,相信随着医院的发展,未来将会有一大批这样的年轻医生展现在大家面前。
袁晓端医生好样的!
内一科的医生、护士们好样的!
市一院蒲山医院内一科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