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10月12日下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全自动抗核磁共振(MRI)起搏器植入术在心血管内二科介入团队和导管室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顺利完成。
据了解,此次接受手术的是一位45岁女性患者。王女士(化名)有诊断为“脑梗塞合并慢快综合征”病史,经心内二科副主任医师胡明振会诊讨论后,认为患者有明确的心脏起搏器植入适应症。同时,考虑到患者患有脑梗塞,会经常做核磁共振(MRI)检查,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其植入全自动抗核磁共振(MRI)起搏器。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顺利实施。
科普小天地:
1.什么是全自动抗核磁共振(MRI)起搏器?
抗核磁起搏器和普通起搏器主要的区别在于材质上的差别,普通材质是金属的,是没办法做核磁共振检查的。因为金属材质会对磁场产生影响,导致起搏器电池停电,心脏停止跳动,引起不良后果。而抗磁起搏器则不会对磁场产生影响,患者术后是可以安全做磁共振检查的。还有就是普通起搏器电池使用年限为6-10年,而抗核磁起搏器平均年限18年,可避免经常更换起搏器。
抗核磁起搏器还可以自动识别磁场强度,实现起搏模式和核磁扫描模式的自动来回切换;具有体型小巧、寿命长的特点,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让患者不再惧怕磁共振检查,真正做到“起搏共振两相宜”。
2.什么人适合安装抗核磁共振(MRI)起搏器?
对于65岁以上的起搏器植入适应症患者,若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卒中高危因素,或有骨关节炎、脊柱相关疾病史以及相关肿瘤高危因素,应推荐患者植入可兼容核磁共振检查的心脏起搏器。
3.哪些情况需安装起搏器?
以下心动过缓的情况中,需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是:
1.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平常心率在40~50次/分,并且伴有头晕乏力、甚至晕厥史);
2.ll-lll度窦-房阻滞;
3.严重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指有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及/或有晕厥史的患者);
4.高度或lll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者三分支阻滞的患者。
有以上几种情况的患者,都是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而且伴有明显头晕、发作性黑蒙、晕厥等临床表现。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心肌病和各种严重中毒(包括药物、生物、化学等原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