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44岁的年龄却长着“64岁”的心脏,刘先生(化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年纪轻轻人没老,心先“老了”……
一切要从3年前说起当时的刘先生因为工作原因在外地体检时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后经当地医生叮嘱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功能不全药物,治疗经过3年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但不影响正常生活.
日前,刘先生感觉心脏不舒服,出现心慌、胸闷等状况,此次病情反复严重后,刘先生来到我院心血管内一科进行治疗.入院后,经心电图检查示刘先生窦性心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脏超声及左室射血功能测定EF值仅21%、房室收缩严重不同步。考虑年轻男性,心功能极差,猝死风险高,建议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CRT-D)治疗。CRT-D治疗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同时还可以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在心血管内一科电生理团队集体讨论后明确刘先生存在CRT-D治疗一类适应症,无手术禁忌症,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一致决定同意实施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经药物改善心功能状态后,由郭施勉主任、杜曼医师、宋建强医师顺利对该患者完成了CRT-D的置入,术后患者心慌、胸闷、气短的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已康复出院。
CRT-D
CRT-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及埋藏式心脏自动除颤器)又称具有除颤功能的双心室起搏,是在传统起搏基础上增加左心室起搏,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预防猝死,是心力衰竭治疗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哪些心衰患者适合植入CRT-D?
首先,不是所有心衰患者都适合CRT-D。如患者存在以下特征,可考虑进行安装:
1、存在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心衰患者
2、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有心功能不全症状,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衰分级II-IV级
3、心脏超声或心脏磁共振检查提示,心脏射血功能明显下降(EF≤35%)
植入CRT-D后注意事项:
1、CRT-D不能替代心衰的药物治疗,植入后,应继续长期保持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且定期随访调整药物达靶目标剂量。
2、需要定期回医院复查和随访。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结合超声检查结果,适当调整CRT-D的参数,使之处于良好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3、CRT-D植入后,一般来说接触日常的电器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