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有患者咨询:我患者“老慢支”,一发作就要去医院输液。每次拔针后我明明是按住了,可是松手后还是发现手背上青一片或鼓包。护士说是按压不当所致。请问输液拔针后怎样按压才正确呢?
专家指出输液拔针后,一般人都会习惯地用棉签横向按压皮肤进针处1-2分钟,但棉签直径小,按压面积不大,而且只按压皮肤进针处,未按压血管进针处。有的老年患者输液时间长,尿量增加,拔针后按一会儿便松开,急着去“方便”。还有的人在按压的同时揉搓针眼处,使血管上的针眼刚黏合又被揉开,影响局部凝血,导致出血。这些错误的按压都会造成皮下瘀血。
那么,输液拔针后怎样正确按压呢?纵向大面积按压。拔针后,用另一只手的整个大拇指用力纵向压住被穿刺的血管,拇指方向与血管平行,可增加受压面积,使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同时受压。也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也能增加按压面积,避免血液充向血管外,避免皮下瘀血。按压时间要足够。正常人血小板凝集时间为2-5分钟,各种型号的针头拔针后只要按压5分钟,即可有效防止皮下瘀血。但老年人血管硬化弹性差,有的人还口服阿司匹林、注射抗凝剂等,则需按压8-10分钟。输液侧手部活动勿过早。拔针后在按压的同时不要揉搓针眼。输液侧手部拔针后半小时内不可过度活动,也不能用输液侧的手握、推、提重物,同时减少这侧上肢的上下左右甩动,防止血管压力突变,导致冲开刚闭合的针眼而引起皮下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