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就医
流程
预约
挂号
特色
医疗
专家
名医
门诊
出诊表
医院
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疗前沿

 > 

健康教育
医疗前沿

脑性瘫痪的早期临床表现

2010-01-30 文章来源: admin

     由于小儿脑组织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当损伤后小儿就会出现在姿势、运动、肌张力等方面的发育受到影响,出现比同龄儿明显延迟的运动发育,以及异常的姿势和运动等症状,所以脑损伤后不可能与正常儿完全一样,而且随着小儿成长也发生变化,不同时期的小儿脑性瘫痪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别。
新生儿期
      脑性瘫痪的小儿在新生儿时期常表现为吸吮无力或吸吮、吞咽不协调,喂奶困难常伴有口角溢乳现象;或出生后过分安静,不哭或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睡眠困难呈烦躁不安状态;或出生后少动,全身松软,肌肉松弛无力;或全身发硬,好打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或出现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尖叫或有频繁抽搐现象。
1~3月的婴儿
      此阶段的脑性瘫痪患儿表现为不注视;头不稳定,左右摇动,难以立抱,俯卧位不能抬头;拇指内收,手紧握拳,不易张开;肌张力低下或增强,表现为全身发软,呈非对称性姿势;或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脚交互迈步动作,2个月时虽可一度消退,但在3个月尚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即要怀疑脑性瘫痪。
4~5个月的婴儿
      此阶段的脑性瘫痪患儿表现为不注意看人,不追眼前的物体看,眼睛淡漠、呆板、逗时无反应,不会笑;或动作缓慢,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达不到90度;或拇指内收、握拳,手不张开,见到物体时手不伸出去抓物或只用一只手抓物;身体逐渐变硬,可出现下肢交叉现象。
6~7个月的婴儿
     此阶段的脑性瘫痪患儿表现为不会、伸手抓物,见不到小儿用手抓物后再用两手将抓到手中的物体送入口中的手、口、眼相互协调的姿势;两侧肢体呈非对称性姿势,翻身困难;俯卧位抬头时,不能充分伸展躯干和四肢,用肘关节支持前臂外展困难;可出现头背屈,肩后伸,下肢可出现伸展交叉的剪刀状姿势或呈足尖站立姿势;或上肢肌张力增高,手握拳呈僵硬状态,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入袖口等。
8~12个月的婴儿
      此阶段的脑性瘫痪患儿不会坐或坐稳,爬行困难;因双下肢肌张力增高,患儿难以独站;当将患儿垂直抱起时,可见其两下肢伸直,两腿交叉呈剪刀样;若将患儿放在地面上,可见足跟悬空,而足尖着地;有的患儿两上肢肘关节屈曲放于胸前,或上肢向内、向后旋转伸展,拇指内收,其余四指紧紧握住拇指,不能做对指运动,很难做精细的手指捏、抓物体的动作。
1岁以内的婴儿时期主要表现为小儿运动功能的未成熟性,这一时期的脑性瘫痪患儿与同龄儿相比,运动功能的发育表现出明显的落后与停滞,家长应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诊须知 住院须知 医保服务

医院地址:河南省南阳市人民南路1099号

健康热线:0377-63310070 0377-63310036

邮箱:nyhospital@163.com

官方服务号

Copyright:2008-2020版权所有: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工信部备案编号:豫ICP备18000628号-1

公安备案编号:41130202000360

执业许可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