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就医
流程
预约
挂号
特色
医疗
专家
名医
门诊
出诊表
医院
位置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疗前沿

 > 

健康教育
医疗前沿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解读(十)

2024-04-25 文章来源: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970dfe275dcaba6d20612786904c22b.png

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解读: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通过刮痧,可以达到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的效果。

1.刮痧器具

常用的刮痧器具有硬币、瓷碗、药匙、棉纱线、头发、萱麻、刮痧板等,目前常用的是水牛角刮痧板,因为水牛角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的作用。不仅在使用上得心应手,而且能增加临床作用。常用刮痧介质有水剂(如温开水等)、油剂(如芝麻油、菜籽油)和活血剂(如红花油、刮痧油等)。

2.常用手法

(1)多选用长方形水牛角刮痧板或其他刮痧工具,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角。刮时应节奏分明,快慢有序,力度不可太大,应根据病情需要采用补泻或平补平泻手法。

(2)刮拭时应始终保持一个方向刮拭,多从上而下,从内向外,不可来回刮拭。

(3)刮拭多采用直线刮拭,多沿经络,但也可根据病情需求,用刮痧板的角部对穴位进行点穴按压。

 3.刮痧顺序

(1)颈部:颈后部由后发际向下至大椎穴、颈部两侧由耳重部向下至颈用部、颈前由颌下向下至天突穴,由上向下反复刮拭。

(2)肩部:由大椎穴及颈肩部向外直刮或斜刮至肩峰部位。

(3)背部:先由大椎沿后背正中的督脉向下直刮至腰骶部,力度应适中:再刮拭两侧的华佗夹脊穴和膀胱经,由上向下顺刮,背部肋间,由内向外制刮,可刮成鱼骨状。

(4)胸部:由天突穴向下刮至鸠尾穴(剑突下);胸肋部两侧由内向外沿肋骨间斜刮。

(5)腹部:由鸠尾穴向下直刮至耻骨;腹正中线两侧均由上向下顺刮。

(6)四肢:上、下肢的内、外侧均由上向下顺刮;肘、腘窝处亦由上向下颙刮,但力度可稍大。

刮痧时,应先头部后身体;身体应先肩颈后背部,再胸腹,然后四肢、肘腘窝。

4.适宜病症

(1)感冒、头痛、中暑等常见病。

(2)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

(3)面部皱纹、皮肤粗糙、雀斑、痤疮等与美容相关的疾病。

5.注意事项

(1)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2)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待上次痧疹消退(约5~7天)后再进行下一次刮痧。

(3)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

(4)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5)胸部乳头、骨折部位、孕妇腰腹部、空腹者,低血糖、过度疲劳、神经紧张、过度虚弱、皮肤易过敏、有出血倾向、严重心衰者,不宜刮痧。

(6)若出现晕刮现象,如头晕、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慌、恶心呕吐等,应立即平卧,饮用1杯温糖水,迅速用刮痧板刮拭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如无明显好转,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转载自:健康卧龙



就诊须知 住院须知 医保服务

医院地址:河南省南阳市人民南路1099号

健康热线:0377-63310070 0377-63310036

邮箱:nyhospital@163.com

官方服务号

Copyright:2008-2020版权所有: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工信部备案编号:豫ICP备18000628号-1

公安备案编号:41130202000360

执业许可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