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如何判断是
哪种病原体感染?
腺病毒感染 腺病毒感染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容易在幼儿园、学校中暴发。一般来说,腺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眼分泌物,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播;肠道感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是咳嗽、鼻塞和咽炎,同时伴有发热、寒颤、头痛和肌肉酸痛等,临床上可能还会出现咽喉炎、咽结膜热、肺炎等表现。另有部分型腺病毒可引起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胃肠炎,导致腹痛、腹泻,甚至肠套叠。 肺炎支原体感染 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在起病时表现为有剧烈的阵发性的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头疼、流涕、咽痛、耳痛。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毒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优势病毒株每年变异,易反复感染。它的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咳嗽和飞沫及密切接触(如抚摸、亲吻感染者)传播,可以在被污染的桌面、玩具等体外存活好几个小时。 大多数健康的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轻症及感染早期症状类似于普通感冒,会出现鼻塞、咳嗽、打喷嚏、流涕、低烧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喘息、烦躁不安、食欲减退等,甚至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能够长期黏附定植于人类上呼吸道表面而不引起任何临床症状的细菌,它是引起侵袭性疾病(脑膜炎、菌血症/败血症、伴有菌血症的肺炎等)和非侵袭性疾病(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的主要病原体,常见肺炎中50%以上是由肺炎球菌引起。 孩子出现呼吸道感染 家长需注意什么? 观察孩子除呼吸道症状以外,身体情况是否较好,如发热退热后的精神状态如何:能否正常玩耍、吃饭,有无呕吐、腹泻,睡眠是否良好。一旦出现精神不好、喘息、呼吸增快、抽搐、不能进食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幼儿或儿童如出现以下状况,建议及时就医: 婴儿,特别是三个月以内的婴儿出现明显发热;孩子持续高热超过三天,或者咳嗽厉害,甚至影响生活作息应尽早就诊。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预防流感等呼吸道疾病有效的方式是接种疫苗,此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减少聚集。高危人群在流行季减少室内聚集性活动。 二、做好防护。进入电梯等密闭空间、前往医疗机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要佩戴口罩,减少感染机会。 三、开窗通风。每日多开窗,保持室内通风,但同时注意保暖。 四、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或者触摸公共物品后应立即洗手。 五、养成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或者手绢捂住口鼻,减少唾液飞溅,如果来不及准备,可用手肘遮掩口鼻,使用后的纸巾放入垃圾桶。 六、加强日常锻炼。日常锻炼身体,保持睡眠,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