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高调宣布将投入2.15亿美元推出“精准医疗计划”,同时据相关媒体报道,在2030年前中国精准医疗将投入600亿元。
以基因检测为核心的精准医疗,是以患者的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决定治疗方针,和传统的循证医学相比,精准医疗因人而异,针对基因下药,将带来医学史上新的革命。
2015年无疑是基因诊断与治疗迈入爆发式增长、迎来其黄金时代的重要起点。
交流会会场
5月21日下午,我院病理科、科教科邀请中国科学院博士刘沛,在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作“基因诊断在临床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学术交流。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钦昌主持报告会,病理科、肿瘤科、放射肿瘤科、普外一科、普外二科等相关临床科室主任和医生参加学术交流。
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钦昌主持并讲话
首先,院领导张钦昌对刘博士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就国内外精准医疗和肿瘤基因诊疗发展趋势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和探讨。
刘沛博士做学术报告
刘沛博士通过ppt幻灯形式,向与会人员全面交流了国内外肿瘤基因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详细阐述了基因诊疗原理和方式方法,重点讲述了乳腺癌、肺癌、胃肠道间质瘤等,常见临床肿瘤基因诊断和靶向用药原理和治疗方案,使大家受益匪浅。
刘博士指出:基因诊断与治疗——将是癌症治疗模式的一种全新方法。
【1】“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帮助我们识别到疾病的分子层面,基因诊断的出现在临床肿瘤个体化治疗上解决了“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肿瘤以合适的治疗”的问题。
【2】肿瘤治疗正逐渐从宏观层面对“症”用药向更微观的对“基因” 用药转变,实现“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个体化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公认趋向。
【3】基因测序技术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必备要素,主要应用:一是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即利用DNA测序技术,确认导致患者患病的基因或者受检者是否携带有肿瘤易感基因,寻找患者适用的肿瘤靶向治疗药物或者其他适宜的治疗手段;二是肿瘤靶向药靶点检测,即在分子靶向药使用之前检测病人是否携带药物靶点,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以提高用药效率,达到最佳疗效并减少治疗费用。
【4】采用基因检测方法分析肿瘤患者肿瘤组织或外周血的基因表达与化疗药物相关基因的遗传关系,检测并发现不同肿瘤患者对同种药物治疗存在个体差异的遗传指标,筛选疗效最佳、副作用最小的药物,提供给临床医生,从而使临床医生在制定化疗方案时有客观、科学、有效的依据,而不是依据经验、盲目的制定方案。
【5】基因靶向治疗就是使用生物制剂针对肿瘤代谢的特殊环节,阻断肿瘤的生长刺激因子,让肿瘤得不到足够的营养,限制它的发展,最终“饿死肿瘤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此类治疗药物具有针对性强、靶向性高、效果显著、毒副作用低和生存期明显延长的特点。
【6】基因检测意义,不仅能决定是否使用靶向治疗,还能预测在使用基因靶向治疗后的疗效,为患者节约不必要的经济浪费以及减轻患者身心负担。
学术交流会后,病理科主任范瑞、普外一科主任王建伟、普外二科主任贾光伟、肿瘤科副主任赵旭林和徐全晓等与会人员,同刘博士进行了热烈交流探讨,学术氛围浓厚。进一步深化了肿瘤基因诊断与治疗共识,同时也展示了我院在肿瘤基因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的阶段进展和实验室雄厚诊断实力。
相关链接: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作为河南省肿瘤重点培育学科,目前已建立了肿瘤基因检测数据库,开展有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基因检测工作;建成的肿瘤个体化靶向基因检测自动化实验室,能够完成病理切片的DNA和RNA两种基因多种项目的自动化基因测序技术,为临床提供肿瘤基因和分子靶向报告体系,从而制定肿瘤个体化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方案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依据,共同促进肿瘤治疗效果有一个较大提升,造福于南阳市广大老百姓。
(图文编辑、摄影:任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