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为助力2021级住培学员、2020级助理全科医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结业考核,帮助学员及时调整心理状态,轻松迎接考试,市一院利用每周课堂持续开启护航考生服务活动,该活动秉持“保证学员获益较大化”的宗旨,切实推动科教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
今天为大家选取一位2021级住培生的发言,大家一起加油!
大家好,我是2021级住培全科专业学员乔新博,2021年9月正式加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培基地。因为我去年已经参加过一次执业医考试,所以老师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考试经验,但是因为当时准备不充分,其实我技能是没有通过的,所以今天在这里我也不给大家分享什么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去年执业医考试的这一段经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顺便督促一下大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埋头苦干。
去年上半年我没有上班,一个人在家,也比较贪玩,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所以对学习并没有特别的用心。六月份考技能,五月份的时候我报了一个五天的技能班,培训老师讲的其实特别好,老师讲完之后大家都是分组练习,但是因为我动手能力也比较差,所以也不怎么练。五天时间里,就是听老师讲了一遍,然后就看别人怎么操做,自己基本上没怎么动手,所以对技能的掌握也是一知半解。当时考试我是和一个朋友一起去外地考的,晚上我们住在一起,他说我们互相提问,练习一下吧,因为我知道自己练习的不够好,所以我不太想练,当时我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万一能过呢,所以我对练习很排斥。然后我就给他提问,让他做,结果他练习几项之后,我整个人就变丧了,因为我那个朋友就是做的特别的熟练,像我们技能书上的那些评分表格,他基本上都能背下来,当时我就对他说我不想考了,他说我这是要做逃兵了,还没到战场,已经投降了。
现在想想,他的这个比喻特别的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兵,执业医考试就是一个战场,作为一个兵,我们上战场不可能赤手空拳,而我们学习的知识,我们的知识储备就是我们的武器。所以去年我这个兵虽然没有临阵脱逃,但因为没有带武器,还是打了败仗。
第二天我们去考试,第二站的时候,推开门,一个小房间,两个老师并排坐着,我很拘谨的介绍了自己,所有预想的流程都抛之脑后。老师给我了一张题卡,上面是几项操作,我当时是一头雾水,就随便对着模拟病人摸了摸,然后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做了,老师态度很和蔼说时间还多着呢,慢慢儿想,不着急,还说只要你做对一点,就会给你加一点的分。但是因为我准备的实在是不充分,所以我做的也是一塌糊涂。所以虽然考试是很严格的,但是监考老师其实都挺好,只要我们准备的充分,也不用过度的紧张,然后像那些基本流程做出来,按流程来,给老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把能做的做好,相信大家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我们2021级已经来医院已经很长时间了,每个月的出科考试都会考试三站式。虽然经历过很多次,但每次出科考试其实我都很害怕,但唯独一项我不怕,那就是心肺复苏,因为在医院的这些日子里,心肺复苏我们培训的多,练习的多,自己也确实掌握了。所以每次考心肺复苏时,我想的不是我能不能过,而是我能考多高的分,老师会不会表扬我,我在这一批人里面能不能排第一,所以哪怕生活中我是一个很怂,很容易怯场的人,但是考心肺复苏时,我也是充满信心,丝毫不紧张的。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希望大家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当我们每一项技能操作都能够像我们做心肺复苏那么熟练的时候,也自然不会害怕考试。
现在距离离技能考试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不管之前我们准备的如何,单说技能的话,其实时间已经足够了。在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里,大家要多练习,不要只看别人做,自己也要做,而且要边做边说,要争取很熟练的完成那些操作。当我们私底下能够很熟练的完成时,考场上有些东西就是脱口而出,也自然不会有紧张怯场的表现。因为所有的紧张都是源于不自信,而不自信就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不行。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忽视伙伴的重要性。大家平时练习是几个人一个小组,然后一起练习,互相监督,互相发现问题。在学习上大家一定要内卷起来,就像这一次来给大家分享学习经验,因为我和王俊超在一个科室,所以知道他也要来,本来我想象的就是简单上来说几句,毕竟才十分钟时间。结果昨天晚上11点我问他准备的怎么样了,他说他做了一个简单的文档,然后我赶快熬夜把我今天想说的打了一个草稿,防止自己站在这里因为紧张而说不出话。结果今天早上我见到他,他又告诉我说,他又做了一个PPT,如果我昨晚就知道他做的是PPT,那么我相信我能准备的更加充分。所以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内卷带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学习中,然后大家互相比着来,他做的好,我做的要比他要好,向优秀的人看齐,相信大家都会有很大的进步。
如果执业医考试是一个战场的话,那么去年的我就是一个手无寸铁的兵,然后孤身一人,灰溜溜的抱有侥幸心理踏上了执业医的这个战场,所以我注定会失败。那么今年我来到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有了共肩作战的同事和伙伴,一个月后,我们一起带上自己锋利的剑,充满自信的迎接这个挑战,并取得胜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