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春催桃李千山秀 雨润芝兰万里香
——随行河南电视台记者采访石桥医院手记
(河南电视台聚焦市一院石桥医院)
2月2日,立春前夕,隆冬的宛城阳光普照,河南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一行三人驱车270多公里,风尘仆仆来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对我院全国首创的紧密型医联体“南阳样本”进行了为期4天的全景式专题拍摄采访。
2月3日,笔者随行河南省电视台记者来到市一院石桥医院,见证了采访镜头对准当地患者、石桥医务人员、村医以及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记录下的一个个真实、感动、难忘瞬间,深深感受到紧密型医联体的“南阳样本”建设给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带来的跨越式发展,以及为当地群众就医带来的真切实惠
【治大病,花费小,得实惠,老百姓欢迎】
(记者床旁访谈外科住院患者)
“以前在南阳看病,每天花费都要200至300元,在石桥医院家门口治病,市里专家主刀,还离家近,花费少,报销高,老百姓欢迎!”石桥医院外科住院病房,63岁患胆管结石的陈大爷高兴对着采访镜头说。
“肺部大手术做的真好,现在起来就能跑,俺的英雄劲还在呢!医生护士技术高、医德好,术后来回跑着看,问这问那,照顾仔细着呐!”刚做完肺部大手术,康复中的石桥镇小石桥村刘大爷激动地说。
“省钱,省事,少花钱,老百姓负担得起!”、“以前到南阳看病像赶会,看病摸不着门,现在看病方便,市一院专家就在家门口,不用到南阳一样看,对农村好得很!”同病房的患者和家属也七嘴八舌的抢着对记者说。
病房的采访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医联体带来的和谐融洽、鱼水情深般的医患关系,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任谁不幸福满满呢!
【大手拉小手,一个个危重病人成功挽救,名气盛,人气旺】
(抓拍患者门诊随访瞬间)
“我是一名石桥高中教师,去年患急性心肌梗塞,是咱石桥医院抢救的,当时市一院派驻专家李卫阳诊断明确后,立即给我用上抢救药同时,第一时间通知市一院专家朱晓东主任做好急诊心脏介入准备,并启动急诊急救绿色通道,马不停蹄派救护车送我到市一院,直接送到介入室实施急诊心脏支架置入,及时挽救了我的生命,在这里再次感谢他们!”如今已痊愈的张老师对着镜头说。
(记者内科病区采访患者)
“万又平医生医术高,本想到市一院,一打听在咱石桥医院,俺追着就来了。住院后,万医生跑前跑后,不时来看,病情很快就稳住了。这不,病区好几个80多岁老心脏病号都治好出院了!”内科住院病区患心脏病的魏大爷由衷的对着镜头不住地夸。
“去年抢救一名被蝮蛇咬伤的放羊姑娘,生命垂危,家里人哭得死去活来,联系南阳好几家大医院都没有抗蝮蛇血清,万般无奈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管委会执行主任张钦昌打了电话,几个小时候后血清专车送到病房,真是“医联体”救了姑娘的命呀!”
(慕名到科室找内科主任方广德医治的患者)
“在医院工作已经30多年了,过去医疗技术薄弱,不敢收重病号,现在有了院本部专家的传帮带和多学科医疗协作,整体医疗水平上来了,底气足了,收治危重病人再也不怕了。”
“老病人来了都说石桥医院变化大,不但有CT、DR等大型设备,医生还使上了电脑,每个病房都装有空调四季如春,医疗条件跟市里面的大医院没啥两样!”
“医疗设备更新,拍片清晰得很,信誉度高,谢庄几十里外的病人都来石桥医院看病。”谈起医联体给石桥医院带来的变化,热情豪爽的内科主任方广德像打开话匣子滔滔不绝。
(记者同石桥医院业务副院长兼外科主任寇声涛交谈)
“食道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等外科大手术现在都能在石桥医院开展,并且花费少,报销比例高。最近,一位暂居北京的石桥当地肝癌患者还同我联系,要回来做手术。”院本部派驻专家、石桥医院业务副院长兼外科主任寇声涛说。
采访当日,虽正值隆冬,窗外寒气逼人,但石桥医院病房里却暖意融融,一张张铺着洁白床单的病床上住满了患者,医护人员穿梭往来,忙而有序,一派喜人的兴旺发展气象。
【三级医院规范化管理模式见成效,全面提升医联体建设发展】
(记者来到卧龙区卫生局采访)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全面带动并提升了当地医院的管理效能和医疗技术水平,在2014年卧龙区年终综合质量考评中,蒲山医院、石桥医院均成绩优异,名列前茅。”卧龙区卫生局副局长张继中说。
“蒲山医院实行医联体后,每月平均住院病人较前提高了3.5倍,每月减少到市区住院300余人次,花费少,报销高,年节省农合基金300多万元,石桥医院每月平均住院病人提高 2倍,年节省农合基金120多万元。”卧龙区卫生局分管新农合副局长杜新景说。
一张张医疗机构综合管理考评表格,一串串喜人的考核数据,在记者的摄影镜头下逐一掠过。
数据说明成绩,在卧龙区卫生局规范严格的医疗机构管理考核报表中,再次印证了紧密型医联体“南阳样板”给蒲山医院、石桥医院带来的蓬勃发展和惠民利民红利。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这艘大船乘风破浪,牵引出了一片医改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