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我院多学科医生联手成功抢救一位急危重患者
2015年元月的一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贺利民院长正在紧张工作,办公室的门被两位中年夫妻敲开。一进门,未曾开口,夫妇二人就要跪地表达自己对医院的感激之情,连忙被贺院长双手拦起。
故事还要从半个多月前的那个紧张的不眠之夜说起。
吹响抢救集结号 百里行车救护急
12月3日傍晚,华灯初上。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值白班的大夫忙碌了一天正准备下班。突然电话铃声急促的响起。新野一名患者深度昏迷,生命垂危,急需支援。
病情就是命令,分管急救的殷明君副院长立即召集ICU冯丽霞主任、内分泌科王翼华主任、透析室宋明爱主任,乘车火速赶往新野。
一场紧急救治危重患者的行动开始了!
途中,一行专家不断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的病情的最新变化,会商治疗方案。
原来,这是一名五十来岁男性患者。患有多年的糖尿病。头一天上午,感觉肚子不舒服,连续腹泻一天,也没有吃什么东西。晚上到当地医院就诊。随即,病情急速恶化,病人进入昏迷状态,生命体征微弱。 得知具体情况,殷明君副院长在救护车上跟几位专家讲到,病人情况危急,我们要把困难考虑的更充分些,通知医院ICU病房,做好接受病人的一切准备,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全力保障抢救工作。
说话间,疾驰的救护车已经到达新野。
当几位专家紧急诊断后,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更为严重。经过长时间的深度昏迷,此时陈先生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尿液,血糖高的不能测出,更为严重的是呼吸、心跳一度停止。为尽快系统治疗,一行人没有片刻的停留,当即返回南阳。保证患者的安全是专家们的唯一心愿。在救护车狭小的空间里,尹明君副院长带领各位专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冯丽霞主任手握呼吸气囊,蹲守在患者身旁,一直有节奏的从新野按压到南阳。下车时,冯主任酸困的手腕抽筋的都抬不起来。
手牵手执着守望 心连心见证奇迹
此刻,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早已做好接诊的各项准备。病人的情况根本不允许有片刻的犹豫。上呼吸机、使用升压药物、进行床旁透析、抗感染治疗……
随着专家们道道医嘱的下达,一项项治疗措施接连实施。患者危急的体征暂时有了缓解。凌晨3点钟,几位专家走出抢救室的时候,冬夜里迎面而来的寒意,使大家感受到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肚中早已饥肠辘辘。
第二天,患者的各项化验指标出来后。ICU立即邀请院内多学科专家会诊。根据临床观察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各位专家一致诊断病人是因为长期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休克并多功能脏器衰竭。病情非常危重,死亡率极高。
面对危重的病情,ICU冯丽霞主任和主管医生马群轮番守护在患者床旁,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的细小变化,随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剂量跟治疗措施。特别是在治疗的初期,即使在不当班的时候,冯主任、马医生也守在患者身边。回到家中,还不忘电话询问病情的最新变化。由于该患者的主要病情是因糖尿病引起,内分泌科的王翼华主任更是一次次到ICU病房参与会诊治疗。
如此严重病情的患者,护理的困难程度同样难以想象。全身布满各种气管、胃管、鼻饲管、静脉输液管,护士姑娘们要时刻防止患者身体翻动导致的管子脱落、打折,定时为患者擦拭、翻身、拍背预防长时间卧床引起压疮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为急诊急救的专家,大家清楚这样严重的病情,成功救治的难度有多大。但只要有一丝的希望,他们都不曾放弃。正是大家对工作不懈努力、对生命执着守望,终于赢得了奇迹的发生。
几天后,患者的血压逐渐趋向好转,尿量也有些许回升,感染得到了初步控制。这些变化,令在ICU病房外的家属看到了希望,更使连日来坚守在床旁的白衣战士信心倍增,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好转,病人的意识慢慢恢复,医护人员不忘适时地跟家属一道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众多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随着各项治疗措施的持续进行,患者的身体状况更进一步回升。成功地闯过了休克关、呼吸关、心律失常关、肝脏损害关、肾功能障碍关。神智清醒了,血压正常了,透析停止、尿量也达到常态,不需要呼吸机可以自主呼吸了,鼻饲食物也改为正常流食。通过相关检查,心功能、肾功能和感染状况明显好转,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进而转入内分泌科,进行控制血糖、改善体内循环、保护肝脏等规范的糖尿病治疗。于元月7日康复出院。
回想起发病时病情的危机状况,病人跟家属对如今治疗的效果都不敢相信,一再表示:“这么重的病,当初多家医院都不敢接诊,现在恢复到正常生活,真是想都不敢想。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又给了我新的生命。”。
采访手记: 在笔者了解情况的过程中,不时被陆陆续续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寻医问药的电话打断,眼前的医护人员依旧像上文中描述的情景一样紧张有序的忙碌着,他们一再表示这就是自己本职的工作,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
本文记录的这则病例仅是我院日常工作中众多成功救治中的一例。紧张的抢救情景更是医务工作者每天遇到的常态。一位位市医院人默默无悔的常年坚守在救死扶伤的一线,为社会安宁、患者安康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