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迎着初秋的骄阳,笔者来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石桥医院妇产科。见到年轻又显些许瘦弱的妇产科主任王博正在病房中神情专注的为患者进行诊断。
科室开创伊始 一切从零开始
“能来石桥工作,真的是我难忘的事情。当任命我到石桥做妇产科主任的时候,自己毫无心理准备。我没有找任何理由推脱,觉得来了就要在这里干出一番成绩。从三级医院一下转换到基层医院,我经历了事先无法想象的艰难,克服方方面面的种种不适应,工作中也曾经流过汗,掉过泪,真的很作难。每当感到工作举步维艰、困难无助时,想到领导的信任,听到石桥同事的鼓励,尤其是看到病床上老乡那期盼早日康复的眼神,再大的困难,我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王博主任的一席话,深深感动了笔者。
从一名娴熟的妇产科医生,到一位合格的妇产科主任,角色的转变在瞬间完成,但华丽转身背后的艰辛却一言难尽,更何况是白手起家组建一个新科室。原来的石桥卫生院由于缺少专业的人才,一直没有设立专门的妇产科。王博主任来到以后,带头组建妇产科。科室成立伊始,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王主任先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无论是打扫卫生、洗刷器械,还是急诊、平诊,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白天,带着全科同志紧张工作,晚上在家还要随时接听电话,解决疑难问题。
为亲人献血坚持工作 为病人劳累心脏早搏
今年三月,王博主任的弟弟不幸遭遇严重的车祸,失血性休克,情况危急。当时血源不足,王主任献血后,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亲人,心里还在挂念刚刚步入正轨的科室工作,她不顾献血后的身体不适跟亲人发生意外的突然打击,依然坚持工作。弟弟的病情瞬息万变,20天内连续做了三次手术,晚上照顾在弟弟的床前,还要安慰身边的亲人。然而,每天早晨妇产科例会、查房的队伍里,王博主任疲惫的身躯总是走在最前。这期间王博主任的身心的压力旁人难以体会。
精湛的技术,跟亲切的态度。让王博主任跟她的团队很快在石桥百姓中间赢得了口碑。与赞誉之声一同到来的是慕名而来的各位病友。经常因为病人众多,或有情况不稳定的病人需要连续治疗,王博主任索性就住在了石桥。当时,科室成立之初,各种生活设施简陋。加之休息环境的改变,晚上常常睡不着觉。白天妇科手术还一台接着一台进行。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导致原本身体健康的王博主任心脏反复出现早搏。然而,每当走到病号床前,站到无影灯下,王博主任就把自己身体的种种不适抛到了脑后,这时候,她的眼里只有自己的病人。
帮带新人不遗余力 科室建设不辱使命
王博主任,从科室成立至今,共为石桥群众进行手术治疗100多例,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更是众多,多次参与抢救危重病人。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石桥医院妇产科医疗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整体素质上了台阶。笔者摘录了她的工作感受。
“当我来到石桥进入角色开始工作的时候,才深切的感到各项基础条件跟南阳院本部真的不能同日而语。我坚信事在人为。说百遍不如做一遍。”
在科室建设方面,王博主任从无到有,建立健全了一套科学高效的规章制度,并身先士卒,模范执行,在科室树立干事创业的浩然正气;业务技术方面,从基本操作开始,手把手教起,规范病例书写,在电脑前一字一句为科室的同事修改病例,建立科室浓厚的学习氛围。每次其她医生做手术时,王主任都站在旁边密切观察每一个动作,不时用话语与眼神提醒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对下级医生带教真正做到放手不放眼。“看着年轻的医生快速成长,我感到心里真的很高兴。”平实的话语里,展现出市一院人宽广的胸怀。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王博主任的努力付出,换来的是在不长的时间里,科室建设蒸蒸日上,业务学术氛围日渐浓厚。妇产科各位医生病历书写规范,沟通能力快速提高,基本掌握了管理病人的方法和常规手术技巧。住院人数从零起步,到最多二十几人。手术方式从仅可以简单的剖宫产手术到难度较大的阴式手术已经逐步开展。
树能参天必有茂根,瀑呈飞流定存丰源。王博主任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也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源于她对工作的担当意识,重担在肩,责任在心,不曾懈怠;看病人胜亲人,源于她对石桥群众的无言大爱,时刻把病人的冷暖记在心头;更源于她对每天所从事的事情不单单看做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项崇高光荣的事业。并为之不断付出、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