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6月22日《医药卫生报》刊登了题为《在赞比亚首都创建针灸科》的新闻通讯,文章报道了我院针灸科援非医师常新斗会同中国援赞比亚第十七批医疗队队员黄巧智,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艰苦环境中白手起家创建针灸科,以及通过精湛的针灸医疗技术成功医治病患,受到赞比亚卢萨卡当地医疗人员和病人称赞的先进事迹。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作为中国援赞比亚第十七批医疗队队员,我和队友常新斗被安排到中国援建的医院工作。这家医院成立3年多了,还没有设立针灸科,我们被临时安排在理疗康复科上班。
我们在出国前了解到,由于赞比亚部分领导人对我国的针灸疗法有抵触情绪,赞比亚近10年来没有派驻的针灸专业的医生。我国此次派出针灸专业的援赞比亚医务人员,意在弘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针灸治疗方法,同时也为了让这一独特疗法为赞比亚人民的健康服务,为在赞比亚工作的其他国家的人民健康服务。
上班第一天,我和常新斗跟科室主任到病房查房,寻找适合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因为科室主任之前对针灸的独特疗效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她很热情地把我们介绍给病房的其他医生,让他们帮助我们寻找适合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
第二天,有两位患者预约接受针灸治疗,科室副主任亲自带我们去器械仓库领取针灸针、酒精、棉花、镊子、器械盘等用品。第四天,我们收治了5位患者,这5位患者是中国医生、俄罗斯医生和赞比亚医生介绍来的。
第五天早上,科室主任带领科室的医生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出一间面积约12平方米的储藏室,并在征求我们的意见后,在房间里摆放了2张诊断床、2把椅子、1张小操作桌,我们把针灸挂图挂到墙上。就这样,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在中国援建的医院,我们首次成立了针灸科。
一位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收效甚佳,患者和理疗康复科的医生主动为我们做起了宣传。目前,针灸科每天都有十几位患者排队等待接受针灸治疗。
有一天,医院的副院长来到了针灸科,看了针灸针、了解了操作方法和针具的处理方式等后,我向他展示了治疗登记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