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的两旁,由中央的峡部和左右两个侧叶构成。正常人的甲状腺不容易看到或摸到。
声带的运动由来自迷走神经的喉返神经支配。喉返神经行走于气管食管间沟,细如发丝,与甲状腺背部紧密相邻,所以甲状腺需外科手术时,常听说,有少部分人出现“失声”这是因为支配声带的“喉返神经”受到了损伤,损伤后一部分可恢复,但有一部分是终身性的。
经过几代外科医生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对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积累了很多经验,特别是南阳属甲状腺疾病高发区,普外科医生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甲状腺疾病患者,手术例数多,对如何预防损伤有了更深的体会。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三科主任丁波副主任医师介绍说,甲状腺有两层被膜,如果腺瘤比较小,手术是在两层膜之间游离病变并切除不会损伤神经。如果病变范围广或者恶性病变,需要切除甲状腺大部分腺体或全部,此手术易伤及神经,术中需要清晰显露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目前采用两步走保护喉返神经:
1.肉眼识别喉返神经,应借助解剖标志,结合“多位点、三部曲”的方法仔细寻找、分离。此外,分离喉返神经时动作应轻柔、细致,避免强行牵拉腺体致神经损伤。谨慎神经变异,分清解剖层次,保持术野清洁,个体化分析喉返神经可能出现的走行变化。术中处理血管出血时,尽量不使用电切、电凝,避免热传导及吸引器引起神经水肿。以往认为肉眼识别是喉返神经保护的“金标准”。
2.近年来术中神经监测应用于手术中,术前探测神经肌电信号,显露全部喉返神经后再进行探测,术后再次探测喉返神经信号。能及时检测神经功能状态,若有异常应用术中监测及时分析损伤机制,解除损伤原因(离断结缔组织束带、尽早解除错误的钳夹或缝扎),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术中预防神经损伤更多了一层保护。
通过上述操作,进一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彻底性,将成为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新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