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科普丨当好孩子身高监测人!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2018-06-29 文章来源:
朱珂珂
据新闻报道,我国青少年儿童矮小患病率为3%,4-15岁需要治疗的矮小儿童约有700万,并以每年16万人的速度增长。但是每年接受干预的矮小孩子不到3万名,儿童身高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而90%以上的矮小患儿存在自卑、自闭、情绪低落、心理脆弱等心理障碍,往往比一般人更敏感和缺乏自信。身材矮小的患者往往存在某些疾病,如果不及早诊治,会影响终身身高及生活质量。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个子要高高的,可如何使孩子长得更高?很多家长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一脸茫然。门诊遇到就诊的患者,家长就患者矮小的问题一问再问,对矮小的认识不仅不够,而且还存在着诸多误区。
首先家长们认为“父母亲都挺高,孩子不可能矮!”
抱着这样的想法,很多家长常常忽视了孩子的身高问题。其实,身高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各种后天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研究显示,对身高的影响,遗传因素大约占70%,而后天因素大约占30%。
其次家长们认为“孩子就是晚长,我当年就是这样!”
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同龄孩子矮,一些家长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生长发育情况,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孩子出现晚长也是有可能的。如体质性青春延迟,这类孩子在出生时身高与体重都正常,身高与骨龄相吻合,上下部比例也正常。但这类孩子在整个儿童期身材矮小,在正常儿童出现生长发育骤长的年龄阶段,其生长发育仍缓慢。当达到一定年龄时,则会自发地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和身长突增,同时身高和骨骼亦达到正常。
但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究竟是晚长还是生长发育障碍,家长千万不能凭自身经验轻易做出判断。如果孩子发育比较缓慢,应及时地到正规医院检查,排除疾病;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等到骨骼闭合后,便追悔莫及。
再者家长们认为“为了孩子长高,不知花了多少钱买增高保健品!”
身材矮小,会影响一个人的升学、择偶、就业,很多家长在为此抓耳挠腮之时,却选择市面上的增高保健品来改善孩子的身高。孩子吃了这些保健品后,发现自己的确长高了,也感到充满信心,殊不知这些保健品的性激素会促使骨骼提前闭合,导致孩子提前发育,影响最终身高。
身高对比图
王翼华 主任医师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内分泌代谢专业学科带头人
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
南阳市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近30余年,在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疾病:生长障碍(矮小症、巨人症),青春期发育异常(性早熟、性发育迟缓、小阴茎等)、肥胖症、血脂异常、脂肪肝,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病、尿崩症、性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等各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