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7月27日,我院内分泌科在王翼华主任医师的带领下,为市区的矮身材儿童进行了一次免费筛查体检。当天前来就诊的儿童有32名,免费为前20名儿童做了左手的骨龄片,也为矮身材儿童的父母解开了心结。正如李某的父母所说,“孩子已经5岁了,却只有97厘米高,比同小区同龄的孩子矮了整整一头,以前总以为小孩营养不够,这一查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孩子生长激素缺乏,患上了矮小症”。
矮小症,是在相似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另外,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都有可能使患儿达不到预期的身高。
王主任讲,引起矮小的原因除家族遗传外,多由疾病所致,内分泌疾病引发的矮小症占临床矮小症病人的50%以上,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而生长激素是人出生以后促进骨骼和器官生长的最主要激素,它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这些患儿如果不进行生长激素治疗,就会变成我们俗称的“小侏儒”,一般男性成人后身高只有1.45米左右,而女性也不会超过1.35米。
王主任指出,矮小症早期发现,是完全可以治愈的,3~16岁是儿童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帮助矮小症患者身高增长的最佳时机。只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患儿完全可以达到正常人的身高。矮小症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合理的饮食(如多吃蛋类、鱼类、豆制品、乳制品和含钙食物等)、适量的运动(如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和父母的关爱,也是促成身体长高的关键因素。身体的发育受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低年龄的儿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明显,一般把儿童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而引起的身材矮小称为“心理性矮小症”。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种健康、关爱有加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