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科普丨关爱女性健康,远离乳癌杀手(5.25,爱自己)
2018-05-25 文章来源:
朱珂珂
今天,是5月25日,
在经历了花式秀恩爱的
520之后,
我们终于迎来了,
5.25“我爱我”节……
今天,我们邀请了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熊辉主治医师,为大家讲讲乳腺癌,让广大女性一起关注自身健康,一起爱自己……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房内最多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组织界限不清,不易被推动。早期无自觉症状,多数被患者无意中发现。乳癌肿块增大时,则与皮肤粘连,局部皮肤可凹陷,呈橘皮样。癌肿侵犯乳管时,可使乳头回缩。
乳腺癌、乳腺增生、良性乳腺结节(肿瘤)的区别是什么?
乳腺增生: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主要症状。起初为全乳房弥漫性的胀痛,在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触痛会比较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月经结束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的患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乳房肿块的大小液可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月经前硬一些,月经后变软一些,年龄以中青年为多。
乳腺纤维瘤: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可以推动,质地有韧性。一般无乳房胀痛,或仅有轻度乳房不适。乳房肿块的大小不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肿块与情绪变化也没有关系。好发年龄在30岁以下,以20~25岁最多见。
乳腺癌:肿块可以是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一般比较硬,较难推动,容易和皮肤及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肿块处可能会有皮肤破溃,乳头溢液等表现。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无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以45~55岁多见。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机制还不太清楚,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体的雌激素水平与乳腺癌相关。若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对乳腺上皮的刺激就会增强或延长,继而诱发细胞恶性病变。
导致女性雌性激素分泌紊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
1、高脂饮食
吃太多西式快餐、大鱼大肉、奶油蛋糕,会导致体内脂肪增加。脂肪里的芳香化酶物质越多,会将女性体内的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刺激乳腺细胞过度增生,导致恶性肿瘤。
2、过量饮酒
女性大量饮酒后,泌乳素的分泌会增加,刺激乳腺细胞,导致增生和癌变。
3、晚婚晚育
生育多个孩子会降低乳腺癌的风险。研究显示,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女性通常会从怀孕中获得保护效应。但许多中国女性因工作压力不得不晚育。
4、母乳喂养率低
母乳喂养会减少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5、压力过大
压力会影响各种激素的水平,抑制免疫系统发挥作用。 一家权威女性调查机构发现,近95%的职业女性承受着各种压力,有28%的女性为“不能适应竞争”而担惊受怕。
6、缺乏运动
“中国式”乳腺癌的两大特点
发病年龄早
中国乳癌患者发病高峰年龄在45~55岁,比西方人早10岁。其中,年轻患者相对较多,35岁以下约占15%。
就诊病期晚
以北京为例,首诊1期患者比例只有32%,2期占52%,3期和4期分别为13%和2%。而西方国家1期患者比例超过50%,大多数患者都能早发现早治疗。
与乳腺癌相关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1)熬夜
(2)精神刺激
(3)吸烟
(4)多次人工流产
(5)紧身内衣
(6)激素类药品
定期筛查是降低乳腺癌风险的最有效途径,从40岁起定期接受乳腺癌筛查;有家族遗传史的及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提前参加筛查(小于40岁)。早发现早治疗是目前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最有效的策略。
乳腺的自查方法
鼓励每月一次乳房自我检查:
乳腺自查时间 :月经后一周。
乳房视诊
1.体位对着镜子,依次采取双臂下垂位,双手叉腰位,双臂上举位。2.观察内容(1)外型:双侧乳腺是否对称,有无局部隆起。
(2)乳头:有无内陷,偏移,糜烂,溢液。
(3)乳房皮肤:有无局部皮肤轻微下陷(此为"酒窝征",乳癌的早期征象),局部红肿,橘皮样变,静脉曲张,结节等。
(4)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胀和隆起。
乳房触诊
1. 体位和顺序
坐位卧位结合,左臂上举,手放在头顶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按顺序(以乳头为中心):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窝→乳头。同法检查对侧。
2. 手法
手指手掌平置,轻施压力,滑动触诊,发现包块仔细检查其性质。注意:不是用手指抓捏。
3. 触诊内容
(1) 正常乳腺: 均匀一致的柔韧感和细颗粒样感,月经期,哺乳期或随着 年龄增大,结节样感加重,但均匀一致。
(2) 肿块: 大小,硬度,边界,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粘连
(3) 局部腺体增厚: 部位,范围,质地,有无触痛。
(4) 乳头:挤压乳头有无疼痛,溢液,颜色。
(5) 腋窝和锁骨上窝:注意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如何预防乳腺癌
1、保持心情愉快
压力大、情绪差是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因此预防疾病,首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长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等。
2、穿对内衣解放双乳
内衣尺寸太小,会压迫胸部,导致乳腺炎或乳腺增生,甚至增加乳腺癌的患病几率。专家建议,每天穿戴内衣时间不超过8小时。挑选时,首选棉质内衣。尺寸上,乳房与内衣之间最好能容纳1~2个手指。
3、多吃乳房“喜欢”的食物各色的水果和蔬菜
研究发现,以植物为主的饮食可以降低15%患乳腺癌的风险。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膳食纤维有利于消化系统定期清除废物,帮助身体排除毒素,防止其对身体造成伤害。
全谷物和豆类
豆类和全谷物含有抗氧化剂,可以帮助预防许多疾病。
好脂肪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好脂肪”,它们天然存在于橄榄油、牛油果、坚果、鲑鱼、鲱鱼等食物中。“好脂肪”含有的欧米伽脂肪酸,能够减少炎性反应,起到降低患乳腺癌风险的作用。
除此之外,菌类、海带、坚果、豆制品等食物也对乳房健康有好处。
4、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减少高脂、油炸饮食,坚持每周4小时的锻炼,保持健康体重。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坚持母乳喂养。
5、戒烟戒酒
有研究显示,每周喝3次含酒精饮料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5%。每天多喝1次含酒精饮料,则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约10%。
温馨提示
温馨预防小贴示
1)适龄生育并延长哺乳时间。
2)多食用蔬菜和水果。
3)控制体重、避免食用过多的脂肪,多运动。
4)限制饮酒。
5)保持良好的心态,平时注重身心放松 。
6)坚持定期自检、体检,发现问题及早就医。
熊辉 主治医师
熊辉,主治医师,普外二科行政助理,南阳市普通外科学会委员,毕业后一直从事普通外科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基础理论扎实,学术作风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多次获得院“先进工作者”及“优秀中青年医师”称号,发表国家级论文多篇,获得南阳市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三项。进修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通乳腺癌、甲状腺癌、胃肠道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尤其擅长乳腺肿瘤微创旋切术、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乳房重建术、甲状腺癌根治术、输液港置入术及消化道肿瘤根治术。
联系地址: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7号楼11楼
联系电话:13525158448
专家门诊:普外二诊室,每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