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援外丨痛并快乐着——中国援赞比亚第19批医疗队恩多拉医疗点麻醉医生曹维福
2018-05-15 文章来源:
曹维福
我是来自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的曹维福。2017年5月16日,作为中国援赞比亚第19批医疗队的一员,我第一次踏上赞比亚首都卢萨卡的土地,开始为期一年的医疗援助任务。来这里之前,我只知道赞比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属于热带气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旱季会持续6-7个月,有时候半年内见不到一滴雨。当地人只有单一的主食——Shima(一种由白玉米面做成的块状食物)。抵赞后,援赞的亲身经历告诉我真正让我深感不适的无关饮食与气候。
赞比亚的旱季
我工作的医院是赞比亚铜带省恩多拉教学医院。恩多拉位于赞比亚北部边境,是铜带省省会,也是赞比亚的重要工业城市。恩多拉教学医院为全国第二大医院,属三级转诊医院。工作任务量非常大。医院共5个手术室,麻醉科只有3位麻醉医生,因此手术总一台接着一台,只要手术不停,麻醉医生就不能休息。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我不吃东西也不敢喝水,中午从来没正点吃上饭;这里的麻醉机不能机控,所以在几个小时的手术中,我要一直用手挤压呼吸囊;手术室没有凳子,麻醉医生也要全程站着……
全程站着挤压呼吸囊
虽然这里的工作条件很艰苦,但每一次看到病人、同事满意的笑脸,我的心里都是满满的幸福与快乐。
7月14号,我上下午班。下午一点钟,我准时到科室,就按惯例首先到麻醉恢复室巡视上午手术后的病人。巡视中,我发现一名病人伤口引流袋里的血液颜色比较红,量也比较多,约有350ml,我第一感觉病人可能为术后出血。这是一名刚做完左侧甲状腺结节切除术的女性病人,此时病人神志清醒,呼吸通畅。我特别交代护士Tina关注这个病人。因为就在1分钟前,我接到产科电话通知有一急症产妇,需马上手术,要求我立刻赶往手术室。
此产妇42岁,孕37周妊高症,下身水肿,胎心约90次/分,情况有些危急。我立即实施单次腰麻,就在刚注入麻药时,我又接到麻醉恢复室护士Tina求救呼叫,告诉我病人非常危险,腰麻药注入的半小时内,病人是最危险的时期,必须有医生监护。我要求Tina护士 再找一位值班麻醉医生处理那边的危情。可不到一分钟,又传来护士更急切的呼叫,再次请求我过去。
为甲状腺术后出血病人麻醉
情况危机,两边的生命同等重要,相比之下,恢复室那边的病人情况更为紧急。考虑后,我交代巡回护士RUNNURSE监护产妇的生命体征,要求她有情况立刻向我汇报,便疾步跑到麻醉恢复室。只见那个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的病人,烦躁不安,呼吸极度困难,血氧饱和度已由刚才的96%降至32%,伤口引流袋引流血液已满500ml,伤口敷料已经染红,颈部伤口硬如板。毫无疑问,病人甲状腺术后出血,我立刻推病人进入手术室,一边去除伤口敷料,剪掉缝线,一边让护士通知手术外科医生。鲜血从伤口涌出,病人呼吸立即改善,恢复平静。此时监护仪显示病人血氧饱和度升至89% 、血压76/42mmHg。我让护士通知血库备血。约5分钟后病人主管外科医生赶到,他看到眼前的一切,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情况,激动地抱着我说:“You are the best Chinese man.(你是最棒的中国人。)”
照顾病人
此刻,隔壁手术室传来婴儿清脆的啼哭声,我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平静下来。就这样我一个人奔跑在两个手术间,一边处理产妇的情况,一边和外科医生商量甲状腺术后出血病人的麻醉方案。我决定全麻下清创止血,并顺利实施全麻。最后发现出血是由左侧甲状腺上极小动脉结扎线脱落所致。整个手术历时约40min,术后病人清醒拔管被送入ICU。第二天麻醉科主任Dr Chakana 得知此事后,握着我的手高兴地说“It was very nice ,you have done very well.(太好的,你做的太棒了)”
还有一次,一位女性病人顺产后大出血,入室时呼吸心跳已停,我迅速插管心肺复苏,并进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由于抢救及时,病人复苏成功。病人和家属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激动地心情无以言表。
与病人家属合影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中国医生的大爱换取了当地医生的仰慕与尊重。一些当地医生慢慢地向我学习新的技术。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恩多拉教学医院只能实施全麻和单次腰麻,即使是上肢的手术也是全麻或局麻。当他们看到我在上肢手术中实施臂丛神经阻滞后,便主动要求向我学习。在科主任的安排下,我利用休息时间,手把手向当地医生传授技术。最让我欣慰的是,现在他们已能在上肢手术中成功实施臂丛神经阻滞。
教授当地医务人员学习臂丛神经阻滞
中国医生的“不畏艰险、无私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动向赞比亚人民诠释了中赞的伟大友谊。工作之余医院同事来到我们的驻地,大家一起聊中赞文化差异,我们教当地同事做中国的美食。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