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院·读书日丨适合医者的书单
2018-04-23 文章来源:
朱珂珂
读书随处净土
闭门即是深山
今天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全称为 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 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11月15日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 。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
——张潮《幽梦影》
近日,小编走访各大书店,为您列出书单,这些适合医者的书籍,您是否知道?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张羽
本书作者是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协和医学院副教授。不但在临床工作方面是权威专家,更怀有对于患者的一颗悲悯之心。在书里她用生动的笔触写下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故事里把医学知识娓娓道来。对于医学生来说,本书里的内容或许在课堂上可以听到,但是如何把医学知识传达给患者,这样的技巧却是需要长期磨炼的。在本书之中,从张羽教授的行文里学习这样的技巧,对未来的临床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心外传奇》
作者:李清晨
本书作者是哈尔滨儿童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在本书之中讲述了心脏外科的发展历程,既有医学史上的趣事,又不失人文主义情怀,被读者称为“像小说一样好看的医学史”。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心脏外科这门学科的历史,能看到整个外科、乃至整个医学发展的脉络。
《最好的告别:
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阿图•葛文德(Atul Gawande)
本书的作者是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担任哈佛医学院教授、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的职务,同时也是两届美国政府的医疗顾问。这本书的内容是基于医学人文的观点讨论人口老龄化问题,作者是印度裔的美国人,在书中也能看到他对印度这样的传统社会和美国这样的现代社会都有深刻的认识,而我国正在向现代社会转变,尤其是养老问题日渐重要,也就是说书中所提到的内容是我们未来将要经历的。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作者:贾雷德•戴蒙德 (Jared Diamond)
本书作者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会员。在本书之中,他探讨了当今世界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其中与疾病密切相关的部分值得医学生一读。在本书之中,作者采用了多学科的视角分析同一个问题,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有密切而广泛的联系。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
作者:约翰·M·巴里 (John M.Barry)
在历史上,导致人类死亡速度最快的疾病就是流感。在1918年-1919年的大流感之中,死亡人数最保守估计为2000万人,一直到今天流感也依然是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巨大威胁。但是,对于流感的认识,甚至医生们都不够深刻。而本书内容详实、行文严谨,对于了解100年前的那场传染病流行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医学生来说,不止是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临床专业的学生也同样值得读一读这本书。
《他们应当行走:美国往事之小儿麻痹症》
作者:戴维·M奥辛斯基 (David M. Oshinsky)
医学和医疗行为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对于脊髓灰质炎来说,如果不是美国总统罗斯福身患这种疾病,可能它并不会受到这样广泛的关注。这本书讲述了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对抗脊髓灰质炎的故事。让读者可以感受到每一种疾病发现、治疗的过程背后都有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