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新年新气象
元旦假期刚过
2018年的第一场雪就来报到了
而且是暴雪、暴雪、暴雪!!!
中央气象台权威消息 预计2-4日,甘肃东部、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山东、河南、湖北中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等地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雪或雨转雪。
对于雪天的健康隐患,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科室专家根据临床实践纷纷将珍藏“秘籍”倾囊相授。
秘籍一:雪天路滑谨慎行
雪天路滑,很容易出现滑倒摔伤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因骨质疏松,如果不慎摔倒,大多会造成手腕、脊柱等部位骨折,尤其是髋部股骨颈及转子间骨折比较严重。
因此建议:
出行尽可能穿鞋底粗糙、有条纹的平底鞋,女性朋友不要穿高跟鞋;
选择无冰区或比较松软的雪上行走,更需避开结冰的石板、路面;
走路时步幅要小,双手不要插在兜里,也不要提重物;
注意与机动车、非机动车保持距离。
如跌倒,要查看摔伤部位有无肿胀、青紫,如有剧烈疼痛,尽量不要试着站立或行走,也不要揉、捏、掰、拉受伤部位,及时请专科医师检查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秘籍二:冠心患者需警惕
寒冷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易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病变的冠状动脉遇冷收缩,甚至会致使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
人们常说,下雪不如化雪冷,往往下雪后会经历一个低温时段。气温降低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造成脑循环血量的剧增,心脏负荷增加,容易诱发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更应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当突然出现胸闷、胸疼等症状时,要警惕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保持患者平卧,急服速效救心丸或硝酸甘油,并及时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我院胸疼中心将为此类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为生命保驾护航。
秘籍三:冬季需防脑中风
50%以上的脑中风发生在冬季。冬季天气寒冷,气温骤变,对大脑的血管会产生刺激作用,极易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冬季气候干燥,易造成体内缺水。缺水后,血液黏稠、血流减慢,也是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因素之一。
简易判断中风,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中风识别口诀,即“言语含糊嘴角歪,胳膊不抬奔医院”。脑中风发生后,抢时间就等于抢生命,3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抢救生命的关键。若出现中风症状,请迅速拨打“120”,请专业医生尽快诊治。
秘籍四:认真预防呼吸病
降雪有利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一方面可以增大空气湿度;另一方面降雪对空气有清洁作用。但降温容易引发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更是易感人群。因此建议虽然寒冷,仍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保暖;多饮温开水;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适量吃蔬菜和水果,注意保
持膳食平衡;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抵抗力相对较低的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秘籍五:养护肠胃莫放松
雨雪天气及积雪融化引起的温度骤降,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尤需注意胃出血及消化道溃疡的发生。因为寒冷会造成副交感神经兴奋,胃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病复发。所以需注意胃的保暖和饮食调养,膳食以温软素淡、易消化为宜,做到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忌食生冷酸辣,忌烟忌酒。
若出现胃肠道方面不适症状,应随时就诊。
秘籍六:合理穿衣多通风
结合近年来我院儿科临床实践,气温骤降易导致大批儿童罹患呼吸系统疾病。部分呼吸道病毒适合在冬季生存和繁殖,婴幼儿的抵抗力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感冒后不仅病情易迁延,还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导致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成为再次感冒的重要诱因。
儿童预防感冒应注意:
一是合理穿衣,应该根据气温、室内外温度等随时对衣物进行合理增减;
二是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进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三是注意通风,天气寒冷致使室内活动较多,因此应保证室内的换气通风;
四是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带儿童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当小孩出现发烧、咳嗽、精神不振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尤需注意的是,在孩子体温急剧进展期,应预防高热惊厥(抽搐)现象,及时监测体温,持续物理降温,送医过程应避免受风,但同时也绝不可给孩子穿的太厚或裹的太严。
2018年,我们守护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