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一根畸形血管破裂
腹腔累计出血10000毫升
多学科联手救治
手术过程异常惊险
救治团队如履薄冰
……
花季少年经历怎样的重生之路
出血量达10000ml
全身血液换了两遍!
一个月前,15岁少年小意因为腹腔不明原因出血在某县医院紧急接受腹腔止血手术。然而因为腹腔出血点多,出血迅猛,难以止血,当地救治团队建议他马上转往上级医院抢救。
正在参加学术交流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建伟主任接到联系电话,了解病情后立即电话通知医院创伤中心启动绿色通道,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做好迎接患者准备。
当日19:40,王建伟主任接到120救护车送到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小意,王建伟主任快速评估病情:患者气管插管,深昏迷状态,面色苍白,输血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下血压仍难以维持,考虑仍存在腹腔出血。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王建伟主任立即陪同转运医护人员护送患者快速转运至手术部行急诊剖腹探查止血术,尽全力挽救患者生命。
五分钟后,肝胆病诊疗中心外科病区王建伟主任、马伟医师,麻醉师张国栋和值班护士组成的手术团队急诊为小意进行“腹膜后出血止血术”。
王建伟主任(左二)正在手术(资料图)
手术沿原切口切开进入腹腔,见腹腔内有大量鲜红色血液,且有大量纱布填塞,逐一取出填塞纱布后,鲜血随即涌出。由于出血部位较深,出血点较多,即使以最快速度清理了腹腔积血,大量新鲜出血还是很快模糊了手术视野。
手术团队一边紧急压迫止血,一边改变手术入路,由小肠系膜上方打开大网膜,游离胰腺下方,见腹膜后大片血肿,小肠系膜满布血肿。手术团队边压迫止血边寻找出血“元凶”,利用血压低的时间显露出周围血管后,终于发现腹膜后有一处发育畸形的血管存在多处破裂,鲜血还在不停涌出,王建伟主任立即用血管缝线逐一缝扎出血部位。随着缝合的一步步完成,血渐渐止住了,手术非常成功。
由于出血迅猛,15岁的小意术前术中出血量共约10000ml,相当于全身血液至少换了两遍!术中血压一度降低至50/30mmhg,心率减慢至55次/min。但幸运的是,他闯过了手术关。
病情瞬息万变
沉着冷静争取患者生存希望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小意此刻仍然徘徊在生死边缘。失血性休克、重度贫血、腹腔大出血止血术后、高乳酸血症……每一项指标的小小波动都可能让生命的天平再次失衡。
吴金海主任(左二)和团队一起查房
9月10日凌晨,仍然深昏迷的小意被送往EICU接受进一步抢救。吴金海主任、李淑娟护士长和王维玖医师、刘斐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迅速制定诊疗护理方案,第一时间为小意进行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补液、输血、促醒、脑保护、抗感染等一系列治疗,同时防止血流再灌注损伤。
重生之路漫长艰难,但每一步都有希望。
10日上午11点,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小意呈浅昏迷状态,刺激后头部开始稍有活动。
11日上午08:50,正在慢慢恢复的小意忽然再度出现血压下降,救治团队在排除腹腔再次出血的可能后立即对症给予补液治疗,血压渐渐平稳。
11日上午10:32,小意在镇静状态下呼喊后可睁眼,有时会有躁动。
13日,救治团队为小意撤去呼吸机,14日,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20日,从EICU转出,转入肝胆病诊疗中心外科病区继续治疗。
27日,小意经过19天救治顺利康复出院。
“恢复的很好,回去后多注意休息,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痊愈了。” 王建伟主任、马伟医师一边为小意进行出院前身体全面检查,一边微笑着说。一缕阳光透过窗棱照进病房,在凉风习习的秋日清晨显得暖意浓浓。
这一天,15岁少年生命之帆再次起航,在父母搀扶下走出病房的小意终于可以继续感受生命的炽热和生活的美好。
患者出院前和医护团队合影
“能让一名失血一万多毫升的患者转危为安,没有团队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协作精神是绝对做不到的。”医务科科长王焱平说:“作为白衣战士,我们面对任何一条鲜活的生命,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与死神搏一搏,这是职业操守,更是责任担当!”
“整个抢救过程中,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患者的父亲说相信我们的技术,希望我们一定要全力抢救。”肝胆病诊疗中心外科病区主任王建伟和急诊医学科主任吴金海激动地说,正是患者家属的这种信任和期待,让他们心无旁骛,用尽了全力去抢救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