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4月30日凌晨,家住市区的周先生在睡眠中突然感到胸部持续性剧痛,并且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恶心等症状。
周先生的家人紧急将其送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接诊医师通过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心肌梗死。
开通绿色通道,给予口服急救药,紧急接通胸痛中心急诊急救电话,“一键式”启动胸痛中心急救流程。一系列的步骤,按照预案迅速展开。
此刻,周先生病情急转直下,突发室颤,心脏骤停,随即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室颤”是心脏性猝死的根本原因,如不及时进行除颤,随时有生命危险。
现场医生立即电除颤,恢复窦性心律,除颤后短暂的结性心律很快再度室颤,在7分钟的时间内,这样反复8次除颤,直至病人生命体征暂时平稳。于凌晨2点11分送往导管室。
导管室内,接到通知的心血管内科团队及介入导管室技术团队已经做好抢救的各项准备。
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连接除颤电极;开通静脉通路、采取血标本;患者手术部位消毒、铺无菌操作台;与患者家属进行术前谈话。各路人员分工协作,穿刺、造影,抢救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病人前降支完全闭塞,情况万分危急,必须立即开通血管,保护心肌、挽救生命。
(资料图)
在大型血管平板机的辅助下,专家们先在患者右手桡动脉处通过针孔穿刺将一根近一米长、鼠标线粗的专用导管沿着血管送达冠状动脉堵塞的地方,在手臂上“铺”上一条绿色通道。然后经由绿色通道送入一根发丝细的导管,导管的一端是个收缩的气囊,外面套有收缩折叠的金属网支架。通过电脑屏幕,专家们操作导丝探幽入微,小心翼翼地穿透闭塞血管的病变位置,再通过给气囊充气,慢慢撑开金属网,撑起堵塞的血管,使血管重新畅通。随后将球囊导管撤出,把撑开的金属网支架留在里面,以防止血管塌陷。
2点55分,手术结束,整个过程犹如“刀锋上起舞”!手术很成功,术后造影检查显示支架定位准确,闭锁的动脉已基本完全扩张到正常血管口径,胸痛完全缓解,生命获得了挽救。
据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陈晓瑞介绍,像周先生这样的病例,在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发病期间,越早开通阻塞的血管,救治的几率越大。我院胸痛中心团队紧跟国内外前沿理念,以先进医疗设备和精湛技术水平为支撑,为南阳市及周边区域内的广大胸痛患者提供及时、有效、规范的医疗服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