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杨玉主任(左二)带领医务人员开展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
近日,我院心胸外科为一名右肺错构瘤患者实施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成功切除了拳头大、硬如石头的胸腔肿物,现患者已康复出院。
家住南阳某县的50岁患者蔺先生,2月前出现胸闷不适,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诊断右侧胸腔肿物,辗转了多家医院,最后慕名来到我院心胸外科求治。患者入院后经相关检查为右侧胸腔肿物,但仍未明确病变性质。心胸外科主任杨玉高度重视该患者的诊治,先后组织了科内讨论及相关科室会诊。结合患者病情,考虑到做开胸手术的话不仅痛苦大,还会留下诸多的后遗症,决定为其实行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2月27日,经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杨玉主任带领余龙海、水清等医师为患者实施胸腔镜右侧胸腔肿物切除手术。医生们在患者胸部打几个直径1-2cm的小洞,将带有摄像机镜头的光导纤维及微型手术器械分别通过小洞送入体内,在电视屏幕监视下找到病变位置,切除了如拳头大、质硬如石的肿物,自胸部小切口取出,手术历时2个半小时。术中患者出血少,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正常,肿物病理报告为右肺错构瘤。术后第2天,蔺先生便可以下床行走,第七天就康复出院了。
不开胸,微创切口小、痛苦轻、恢复快的电视胸腔镜手术
切口小、恢复快的胸腔镜微创手术
据市一院心胸外科杨玉主任介绍,长期以来,在老百姓的眼中,胸外科手术必须开胸,切口长、创伤重、风险高,为此产生了心理恐惧,宁可采用一些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可能贻误病情而导致病情恶化。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飞速发展,胸外手术正走向微创、无创。我院心胸外科开展的小切口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具有不开胸,微创切口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势外,其操作过程中的电视荧屏显示,也增加了手术者的“视力”、“视野”和“视线”,扩大了手术范围,方便了术中配合。高技术的精准内镜器械提高了手术速度和质量,改变了一些心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概念。病人平均住院日为8天左右,比传统开胸平均住院日16天减少了一半。
相关链接:
错构瘤于1904年由Albercht首次提出,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错构瘤是一种真正的肿瘤,起源于支气管的未分化间质细胞,是一种真正的间叶性良性肿瘤。Arrigoni等报道肺错构瘤占全部肺良性肿瘤的77%。,如以肺原发肿瘤计算则仅占1%-3%,但亦有恶变可能。肺错构瘤的临床表现为体检发现肺部肿块,有时可表现为胸部疼痛,部分病人表现咳嗽、痰中带血、咯血、反复或持续的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同肺癌与肺结核等疾病有类似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