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听郭老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编者按:
她传递着一份温暖,她传播者一种理念,她传承着一种精神。
站在郭老师的面前,感受到她知性而从容、温和且坚定。三十余载沧海横流,她孜孜以求初心不改。她愿更多患者感受春天的温暖,她目送一位位天使展翅高飞。对工作的敬畏源于她时刻不忘肩头沉甸甸的担当。在专业技术上,她游刃有余;在科室管理中,她竭尽全力;在鲜花面前,她甘当绿叶;在困难面前,她冲锋在前……
这是我们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人的真实写照。我们为自己感到光荣、自豪!
上班时还不到十八岁
我们上学的时候,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各两年。我是以七里园公社女子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阳一高的。当时的生活条件跟现在没法比,但大家都比着学。高中毕业,我考入南阳卫校,是最后一届高中毕业的中专生。83年毕业分配来到咱们医院的时候,还不到十八岁。
时间过的真快,已经在医院工作了三十三年。医院的一草一木我都充满感情。
为这事儿,我主动找领导提要求
来医院的时候,基础设施医疗设备都很简陋。我分配在老干部病房,就是现在马上要投入使用的新病房楼的位置。
刚上班,打扫卫生、 量体温、做记录,反正是看老师干什么自己就跟着做。那时候跟的前辈有王海霞、裴淑琴、常虹等老师。当时小,不懂就问,老师们都教的很仔细。后来感觉工作相对轻松,看到王爱菊老主任所在的内一科病号多,走廊都是人,就跑去找领导要调去了。
一个月瘦了十来斤
98年,我担任肿瘤科护士长。那时候病区是上下两层,每天我跑了一楼跑二楼,生怕有什么差错。一个月时间瘦了十来斤。 对肿瘤科的用药不熟悉,我经常问科里的老师们。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收集各类药物的说明书。我还倡导科室的护士都收集。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好的提高自己知识的方法,我们坚持了很多年。
其实我“胆小”
我们做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每位具体的患者,质量必须严格。我其实“胆小”,就怕出差错。做科护士长的时候,护理部要求怎样,我们就严格执行。
如今做管理工作,每次去科室检查前,我要做足“功课”,把拟检查患者的情况详细掌握,提炼出若干重要的点,这样检查的时候,有的放矢,提纲挈领。我还会设计好询问的逻辑线,逐个提问,触类旁通。这种模式,前期有大量准备要做,但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促进,实际效果事半功倍,还节约了护士的宝贵时间。
年轻人,很多方面都是我老师
作为一名师长,我有责任把老前辈教给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承给新同志。希望他们形成自己的方法,医院以后的发展都寄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她们快快成长,超过我们。这是肺腑之言。
如今的年轻人,思路清,知识广,有很多我们这代人当年不具备的优点。就像贺院长说的,护理学这门科学,也随着时代在发展。专科分的很细,不少专科护理知识,我们以前都没有接触到。比如在压疮贴的使用、微量泵的操作、计算机的运用等方面,不少临床科室的同志都是我老师。
我是这样学电脑的
我们上学的时候,电脑连听都没有听过。后来,工作需要,学着真难。但我想这是发展的放向,再难也要把它肯下来。
比如柏拉图的制作,接触的时候,真的一头雾水,连书都看不懂。后来我让咱院的工程师奚太鹏帮我下载了三套课件。我不知道反复看了多少遍,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一步一步路径终于做了出来。
后来,品管圈培训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学习的柏拉图制作方法归纳为九个步骤,打印出来,送给每位参加培训的护士。我想让自己会的知识大家都掌握。
对工作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现代的护理已由制度管理发展到人文管理。当前,医院倡导开展精细化管理。我们护理部也在制订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标准。还要注重培养年轻护士动手能力、主动观察巡视病房的意识。这都是为了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我们经常将各类不良事件的教训反复告诫大家,要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希望在传授护理知识的同时,将对工作的敬畏之心,传承给年轻同志。
我是丁俊晖的粉丝
我喜欢新闻,尤其是时政类的,搜狐、新浪的新闻网页经常浏览,天下大事,我都关心。要是有时间,我还爱看竞技体育节目。排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都感兴趣。对了,还有斯诺克台球,丁俊晖我很欣赏。排球尤其是女排,以前喜欢周苏红, 现在爱看曾春蕾、朱婷打球。看比赛能在更快、更高、更强的拼搏中感受一种美感,既激烈竞争又活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