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2月21日,星期日,农历正月十四,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早上8时,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已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谁也无法预料,一场关乎生死的营救大战即将上映。
高度负责,明察秋毫,隐匿凶险疾病及时查出
当天上午9点多,家住市区的患者叶某以“胸闷、伴后背部疼痛、右肩不适、右下肢乏力,持续数秒可缓解”为主诉,步行慕名来到了我院心内一科二病区求治。接诊医生王路认真诊查后,迅速为患者开具进一步检查。
图:值班医生韩廷超
放射科,患者刚检查完,异常的胸片影像便立刻引起了值班医生韩廷超的警觉。“患者的主动脉弓比正常人宽很多,而且有大片阴影,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韩医生立即将检查影像发送给放射科王忠主任及其他同事会诊,同时第一时间与接诊医师王路医师和患者家属联系详细了解病情。
询问中,韩医生得知患者基本情况稳定,行动自如,但长兄几年前不明原因猝死,未做尸检,高度怀疑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就在此时王忠主任电话也打了进来,韩医生汇报情况后,王主任立即指示“结合患者影像、病史及家族史,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必须慎重对待!建议行CT检查以进一步确诊。”王忠主任和韩医生的诊断意见不谋而合!
图:放射科主任王忠(左一)、孙超(左二)
韩医生丝毫不敢大意,立即电话联系王路医师,说明患者病情,并再三强调一定要高度重视。如果是主动脉夹层,那患者生死就在一瞬间,必要时请上级医师进行协助诊疗。
同时,CT室副主任医师孙国臣接到病区和放射科电话后,当即开通影像检查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第一时间为患者检查做好准备。
王路医师陪同叶某进入CT检查室。经检查该患者为主动脉弓后部动脉瘤伴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夹层。病情非常凶险,CT室医师立即发出了危急值报告。
团队协作,紧密配合,生命危急化险为夷
中午12时许,医院导管室正在为一名急性心梗患者做急诊手术的心内一科二病区朱晓东主任接到王路医师报告,当即指示:“高度重视患者病情,绝对卧床休息,心电监护,控制好血压和心率。告知家属患者病情,请家属予以配合,准备尽快行大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并做好术前准备!”
同时,麻醉科、手术室在接到电话通知后也都在第一时间安排好人员和手术器械,全面配合手术。麻醉科张国栋、曹维福医师到达导管室,进行全麻前的准备工作。
图:朱晓东主任认真询问门诊患者病情(资料图)
经过同患者家属反复协商并签署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后,患者进入导管室。朱晓东主任会同相关专家,以及郭施勉副主任、孙世涛医师、杜江涛医师、曹维福和张国栋麻醉医师、汤林玉、杨永林、孙超护士、赵岩技师等十余名医技护工作人员紧密合作,为患者实施大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
导管室外,十余位患者家属焦急的等待着,一名家属跪在地上不停的在祈祷,导管室内一丝动静都让家属感到心惊胆颤……
晚上19:20分,手术成功,顺利结束。巨大的动脉瘤封着了,主动脉夹层破口堵着了,大家终于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朱晓东主任当即联系急诊科吴金海主任,将患者送入EICU进行全程监护治疗,以确保术后安全。
当手术医师脱下近三十斤的铅衣时,才发现贴身的洗手衣早已被汗水浸湿;当大家往窗户外面眺望,揉揉那双充满血丝的眼睛时,才发现外面早已是华灯高照。护送患者回EICU、整理麻醉机、术后清洁……当所有工作全部做完,大家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踏上回家的路。
当日,笔者专程到EICU看望了手术后的患者叶某,躺在病床上的他生命体征全部平稳,四肢活动良好,看着患者及其家属面带笑容的脸庞和充满感激的眼神,顿时觉得自己和围绕这台手术而临时构建的医护团队充满了荣誉感。
一名普通的患者,从入院到发现病情,到确诊病情再到实施手术,不过就是短短的十个小时,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十个小时,我们又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我为我们医院工作人员的谨慎精神而感动,为我们医院的团队协作而自豪,为我们医院的精湛技术而骄傲!
后记:该患者已于3月5日康复痊愈,步行出院。
相关链接:
主动脉夹层:动脉夹层是指由于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从而导致一些列包括撕裂样疼痛的表现。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以往的文献报告,1周内的死亡率高达50%,一个月内的死亡率在60-70%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