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安全、合理、精确、及时”是分管药学部的单铭铭副院长对静陪工作提出标准。“静配人”用一串数字保证着标准的落地实施。28篇规章制度,16个岗位职责,13项应急预案保障工作系统的安全运转;全年365天无假日,30余名工作人员,准确衔接,环境全年细菌菌落数检查合格率100%,毒性药品实物账目相符率100%,药品储存间温湿度度记录合格率100%,高危药品专柜存放,标识清晰,警示到最小包装合格率100%……
单铭铭副院长对静配工作提出要求
如今静配中心已成为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医院静脉用药、肠外营养液药物等的配置工作。静配中心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推动了临床药学发展,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合理,避免了由于输液反应引起的不良反应。众多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也避免了细胞毒性药物及抗菌药物对配置人员的伤害,体现医院管理的人文关怀。
三甲初评过程中专家对药学部工作给以肯定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受到众多患者、临床科室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称赞。在年初进行的三甲初评中,静配中心的工作为各位专家评委留下良好印象,科室被指定为管理规范模板科室。
密切联系临床
中心投入使用以来,从刚开始的2个科室逐步开展到现在的20多个临床科室,系统程序在日趋成熟完善的同时,工作量也在逐渐增大。尤其是随着我院住院患者的稳步提高,各个工作环节压力随之增大,因此在操作流程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合理安排好每一个环节,质量安全问题在每月定期召开的静配工作会议上也被一再重申。同时,配置中心的工作人员积极与临床沟通,及时获取临床的反馈意见,如用药次序、送药批次、每批数量等,尽量与各病区做好协调。病区用药咨询日益增多,对有些存在配伍、理化性质等争议的处方,药师们实事求是,查资料,翻手册,把好用药关,减少潜在风险,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及时通知,及时更改。
药师下临床工作也在进一步开展之中,临床用药指导与不良反应的收集成为药师下临床的主要工作。在审方过程中,发现医嘱中有配伍上的问题时,药师及时与医生沟通,减少了病区医生和护士的重复工作;在用药方面,医生能通过药师及时了解药物的最佳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对于医嘱的制定也有积极的意义。
强化内涵建设
在做好与临床密切沟通的同时,静配中心重视内部管理的优化。每个月定期召开会议,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通过实践进一步完善、优化,形成制度。对于处方审查、药品核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互相交流,把可能出现的差错降至最低;在日常排班上进行了一些改善,在工作量激增、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团队合作精神也成了每次开会的重要内容,静配中心形成岗位明确,互相协作,团结合作的氛围。
构建人才高地
人才队伍建设是科室长远发展之基。静配中心在院领导和药学部的关心支持下,着力培养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专业水平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尤其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以高学历,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如今这里硕士研究生4人、本科生23人,这是一支年轻的高素质人员集中的队伍;另外在引人、育人、用人各个环节,建立完善公平的工作机制,做到人尽其才。静配中心牢记贺利民院长号召,践行“365”学习计划。向在永主任讲到:“在新理论、新技术、新观念层出不穷的今天;对每位药学人员来说,接受药学教育是一个终身过程……”
静陪中心业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