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17.王润生医生:小时候是看连环画长大的,《江姐》、《第二次握手》到现在还有印象。如今长篇的没有连贯的时间,都看些精彩的短篇。自己的知识都是从纸质书本上获得的,不喜欢在电脑上看,书捧在手中闻着墨香是种享受。除了业务方面以外,年轻时候看《卡耐基全集》、《再苦也要笑一笑》,从中体会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客观环境、善于鼓励自己、欣赏他人,按现在的词说就是补充正能量。
18.王振焕:在我家阳台上特意放张书桌。现在大部分看业务书,以前喜欢看励志的书。孩子的书,名著我给他推荐很多,如《悲惨世界》,四大名著,但是孩子都没有看。喜欢把神经内科的专业书,存在手机上,可以随时翻看。我觉得自己从事的神经内科特别有意思,有学不完的内容。当不明病因的患者,通过自己看书学习,治疗康复的时候,特别有成就感。我很佩服《中国卒中杂志》王拥军主编,每一期的卷首语,他都用文学的语言把各种复杂的专业的问题描绘的引人入胜,贺院长开会时提问的不少前沿知识点我都是通过这里学到的。
19.刘霞护士长:我喜欢看人民日报的文章,作者的确水平很高。现在手机有客户端,读到好的报道,感觉心理特别舒服。马上发到微信上面,希望朋友们都能看到。
20.党办主任张咏黎: 自己孩子上小学,老师要求他带着问题来看书,最近给他买了本《海底两万里》。 亦舒的小说自己很喜欢看。一年夏天借朋友一本《培养成功男孩的100个细节》,看后放在窗户旁边,后来下雨淋湿了,赶紧买一本新书还给朋友,现在皱巴巴的这本书还经常看,这本书对培养孩子自信心方面挺有帮助。
21 申冀阳医生:目前,读技术书多些,大多都在网上下载的专业书。《实用内科学》是每天都看的书。现在孩子小,经常会看一下如何喂养孩子、添加辅食的书。
22.张国平医生:白天工作有疑问,晚上在家看一些跟业务有关的书,书上没有就在上网找。现在没有时间精力看业务以外的书。以前上学的时候,喜欢看小说,尤其科学方面的书。孩子十岁了,他看书我不限制,为他买的书,孩子总是兴趣不大,他更愿意跟同学之间交流。后来都是他自己去书店找喜欢的书看。我还为他在学校旁边的书店办个读书卡,借来的书他看的更认真。
23.李钢医生:(他正在看专业书,边看边做着笔记。笔者走到身后都没有发现)我们科准备做一个微信平台,全科都在查资料,准备相关的知识。晚上,不值班的时候,可以静心看书。自从有了小孩以后,教育方面的的书看的多一些。
24.刘崇医生:看书印象最深的是考职业医生的时候,那段时间,把四本教材都读透了,一共做了一万多道练习题。现在孩子一岁多,喜欢吃手指头,我就看书找纠正这样习惯的办法。这本《药典》,是我们科买的第二本了,第一本看散了。
25. 张晓冬医生:工作上有疑难的病情随时都要翻书看。《现代肿瘤学》这本书是我们全科公认看的最多的书。跟着贺院长上研究生时,贺院长总是强调通过抓住文章的题目、摘要、结论快速浏览提高阅读效率。贺院长每天阅读非常广泛,他同样要求我们这样做。不但要看专业书,自然学科、辩证法、数学等各方面书籍都为我们推荐了很多。
26王漫丽医生:《呼吸内科学》是经常看的最多的书。上学的时候,女生喜欢看时尚的杂志,如《瑞丽》这样有漂亮图案的书。考研期间,每天晚上等图书馆打扫干净后,就要去占座位,这样第二天才有座位。很多时候,是抱着一大摞书去,为寝室每个同学都占一个座位,虽是很紧张,现在回忆起那段生活感到仍很充实。
27.刘文霞医生:今晚刚收个病号,病历还没做好。现在很少有时间看自己感兴趣的书。《实用儿科学》是全科医生的老师。从小自己喜欢看小说,特别是金庸、古龙的作品。如今孩子5岁了,每次去超市,都喜欢看漫画书,《奥特曼》是他的最爱。
28.党晓慧医生:病人流转的快,很少看业务以外的书。以前在大学,都是到图书馆看书,我们是5点多就去占位。申主任重视大家的学习,看到学科有新的进展。就在科务会念给我们,经常鼓励大家多看书。
29.朱珂珂护士:我是值白班,今天工作多,就一直忙到这会儿(晚上21:58)。看书是我的爱好,严歌苓、毕淑敏的很多作品都喜欢看。上学的时候,有个作者到我们学校去演讲,他的书当时看的很有体会,对自己影响很大。
30.王丽佩:大学期间喜欢看名著,如《珍妮姑娘》、《红与黑》。那时候,总是同学们之间互相换着看,特别是看《简爱》的时候,想着要还,又看了第二遍。现在育儿方面的书,经常买。
31.张丽君护士长:如今看书不少是微信上面的。孩子上初中,她看的书我都要跟他一起看。自己比较喜欢看俞敏洪写的书,他几乎所有的书和演讲稿我都有。读书对自己保持好的精神状态有很大帮助,上下班走路的时候,就喜欢听励志的演讲。对《肖申克的救赎》、龙应台的《目光》印象深刻。
32.范瑞主任:枕边放几本书,睡觉前阅读是我的习惯。我看书的范围很广,尤其喜欢看演讲的书,历届总统演讲我都买的有。2009年,进职称的时候,自己用九天的时间,把这本《诊断病理学》读透,考了个全省第一名。如今,我们科室的人才梯队非常合理。对年轻人的培养是我更关心的事情,每天报告如何发,我要求科里的同事一个个给我讲,他们要把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一一列出,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不时翻书来找依据。看,《诊断病理学》都被大家翻烂了。
33.王宏伟主任:我看三个方面的书。1是超声专业,发展非常快。作为业务,国内外的新技术要紧跟,需要不断看书学习。2是科室的管理,借助网络、视频等形式,学到不少知识,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书、杰克韦尔自传,都给我很多启发和帮助。3是心理学方面的书我比较喜欢,通过学习,还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实用超声诊断手册》这本书我看了很多年,每当有一些新的理解,顺手就批注在书上,地方不够的时候,就加张便签,用回形针固定好。从读书到实践,再回到书里这样才可以进步。遇到好的内容,我随手就通过科室微信群发给大家共同学习。
后记: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一个人来说是如此,对一个团队来说也是一样。上面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再现了市一院人对书籍、对知识、对生活的真挚热爱、美好情感与不懈追求。或许有时候,生活的常态显得有些忙碌、琐碎、平凡。朋友,让我们像上面的同事们一样,在阅读中寻找自己遗失在忙碌中的优雅;在阅读中挖掘自己埋没在琐碎中的深刻;在阅读中重拾自己搁置在平凡中的梦想。
感谢:各位网友对本文的阅读。
感谢:文中同仁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
感谢:科教科项闱风科长对本文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