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眩晕症是最常见之临床症候群,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渐增高。眩晕是平衡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类复杂症状。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无外界刺激所致的自身或外物运动的错觉,主要为旋转性,也可为上升、下降感,前后、左右晃动感。
眩晕根据发病部位分为耳源性与非耳源性眩晕。临床上以耳源性眩晕为多见。
人体维持平衡主要依赖于由前庭系统、视觉,本体感觉组成平衡三联。前庭系统是维持平衡、感知机体与周围环境相关的主要器官。它发生病变会导致眩晕,而前庭系统疾患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耳蜗前庭疾患常见梅尼埃病(美尼尔病),它是特发性内耳疾病,其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伴耳鸣、耳闷感,间歇期无眩晕,可持续耳鸣。其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的短暂阵发性眩晕,其表现为起病突然,当处于某一头位时出现旋转或摇晃性眩晕,伴发眼震。通常发生于床上向某一侧翻身、转头或做伸颈动作、乘车时突然加速或减速时,改变出现眩晕的头位时眩晕可减轻或消失。
眩晕症病因有1、耳石病:迷路发生老年性改变或退行性变时椭圆囊斑变性,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半规管并沉积于此而导致眩晕。2、外伤:轻度头颅外伤后或头部加速运动,如挥鞭样损伤可致本病。3、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如病毒性迷路炎、迷路瘘管等。4、内耳供血不足。另外突发性耳聋伴眩晕、耳带状疱疹、前庭神经炎也是临床常见耳源性眩晕的常见疾病。
得了眩晕症并不可怕,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对眩晕症诊治有独特疗效。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眩晕,分别应用前庭抑制药物,改善中耳微循环药物,可使症状缓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在耳鼻咽喉科通过手法管石复位法治疗,患者会得到立即消除眩晕良好的疗效。迷路炎,通过给予适当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给予激素类药物抗炎消肿缓解症状,有颅内并发症时应行乳突凿开术治疗。近年来逐渐盛行的前庭康复技术,对绝大多数病人有效,有望成为继手术和药物以外的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近年来前庭系统检查有很大进展,其中眼震电图和人体平衡台姿势图系列检查,对了解前庭系统功能状态、眩晕病人的定性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让医生对眩晕病人的诊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