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双节期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体外碎石门诊成功治疗一位10个月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儿,该患儿是我院体外碎石门诊目前治疗过的最小患者。
据孩子的妈妈介绍,“小妮妮一直高烧不退,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毛病!”
10月大的女婴半个月前突然持续高烧,最高时烧到快40℃,把家人都给吓坏了。来到我院儿三科住院检查后发现宝宝的左侧输尿管上段有一颗直径约8.7毫米的结石,同时还伴有肾积水和尿路感染。经过输液治疗,孩子的高烧症状有所缓解,但医生告诉她,想要从根本上治疗,还得解决结石的问题。
根据患儿情况,我院泌尿外科何长海主任和儿三科张晓主任经过再三讨论决定为患儿进行无创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在详细了解患儿病情后,体外碎石门诊姬英通过查看有关婴幼儿体外碎石文献资料,参考相关专业书籍后表示2岁以下儿童结石发病率较低,这么小的患儿患结石实属罕见,但幼儿的结石形成时间短,结石硬度较低,且幼儿泌尿系解剖不同于成人,顺应性强,相较于成人更容易排石,体外碎石可以取得满意效果。虽然我们已经成功完成很多例泌尿结石的体外碎石,治疗经验丰富,但幼儿天性好动,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碎石操作。
为慎重起见,在为患儿碎石前治疗团队还进行了一次模拟操作,利用两块木板的支撑解决了碎石床中间间隙大,宝宝身材短小的问题。由于婴儿的身材原因会影响冲击波焦点与皮肤导致冲击波发射距离较长,于是就用了一个橡胶手套注满水作为介质,巧妙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碎石现场图片
10月4日下午于丹医生陪同患儿来到体外碎石室采取儿童常用的水合氯醛灌肠法使宝宝安静入睡,体外碎石门诊姬英和卢峥充分利用这段宝贵时间,迅速定位结石,调整冲击波能量,整个碎石过程顺利完成,结石被完全粉碎。
患儿排出的结石颗粒图片
10月6日患儿复查超声检查,输尿管内结石已排出,肾积水也消失。宝宝的家人拿着随尿液排出来的结石前来表示感谢,夸奖我们工作认真技术高超,对病人很是负责,表示一家人为孩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家属的感谢是对我们工作和技术的肯定,此例婴儿体外碎石的成功对我们来说是又一次技术突破。
专家介绍错误喂养可能导致尿结石
婴幼儿患尿路结石大多是代谢性障碍引起,比如先天性的高草酸尿症、高钙尿症等,以及后天的营养失衡、药物中毒及尿路感染等。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奶粉冲得太浓,水分摄入不足,补钙过多或6个月前过早喂辅食等错误的喂养方式也会导致婴幼儿尿路结石。
预防泌尿结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婴幼儿可以按照每天100毫升(水或奶)/公斤(体重)的标准来饮用。譬如,一个8公斤的婴儿,每天建议喝不少于800毫升的水或奶。
当孩子出现无尿、排尿不畅、尿中断、尿液浑浊甚至有白色沉淀等症状时,家长务必要提高警惕,因为这些都可能是尿路结石引发的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一般情况下,通过改善饮食、及时补充水分,绝大部分婴幼儿都能恢复。如果结石较大,不容易排出,也可以考虑体外碎石,严重时需要手术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