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小目标
2017-03-13 文章来源:
摄影:朱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农历早春二月,医院各项事业蹄疾步稳,集团化建设画卷徐徐展开。笔者对医疗、护理、医技科室的一些年轻职工进行接触。问答之间,从一位位“小人物”的目标与计划中,折射出医院发展的光明前景。
对新年度的工作,他们每个人都有“更上层楼”的愿望。离开学习,梦想就失去双翼。各位都不约而同的制定各自的计划,期望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生活不止工作与学习,还有诗和远方。”采访中,大家还表达了自己心中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和深深祝福。
1 综合ICU 护士 郑欣欣
“小菜鸟”成了“多面手”
郑欣欣:时间过的真快,我来ICU工作已经四个年头了。记得刚开始时候,看到患者身上一根根管道,无从下手。是护士长跟科里的大姐姐们手把手的帮助,让我从“小菜鸟”成为了“多面手”。
新的一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希望提高与同事、患者的沟通能力,还要在专科疾病的护理知方面多下功夫,往精细化护理的要求努力。我还希望宝宝健康成长,有空可以多陪伴她。
2 呼吸二科 医生 许蒙
说不出的喜悦
许蒙:成为一名医生,心中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对患者负责不是句空话,这不分上班下班。每当遇到工作中的疑问,我经常向李卫阳主任请教,他对患者病情思考的广度跟深度,让科室的年轻大夫很受启发。
看到管理的患者痛苦缓解、消除的时候,我有说不出的喜悦,再苦再累都值得。自己今年的目标是通过主治医师等级考试,更熟练的掌握气管镜操作。平时和父母相聚很少,我想多关心他们,用学到的知识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
3 生殖妇科 医生 王孜涵
我感到压力加大
王孜涵:工作越久,对“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的理解也越深。在生殖妇科这个团队,紧张而愉快的氛围使我学会了很多,就连加班后的工作餐,大家都边吃边聊业务和生活,很开心。
2017年,我们将把患者就医的流程设计的更简洁、合理,更加人性化。二胎新政实施后,高龄的患者多,让我感到压力加大。今年特意订阅两本杂志,《生殖与避孕》和《英语沙龙》。我要保持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还计划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论文。
4 透析室 护士 齐玲
要系统的充电
齐玲:今年,我要进一步加深对血液净化专业知识的掌握。尤其是透析患者营养管理方面,总感觉自己的深度广度都不够,过年的时候,在网上买了本《肾病临床营养学》,要系统的充电。
我还是科室的宣传员,上次参加医院的宣传工作会,很有启发。今年要在科室宣传方面多下功夫,做出亮点。
5 儿二科 医生 杨静
正好发挥我的特长
杨静: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对自己能力有点忐忑。跟着赵老师她要求很严,现在儿科常见病都熟练掌握。尤其是在PICU工作了几个月后,收获更大。我们科有运用熏蒸、针灸、药浴等方法治疗小儿康复的项目,临床效果比较理想。这方面正好发挥我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长。
今年的计划把本职工作做好,在儿科重症方面多学习。同时报考主治医师等级考试,还打算撰写中药熏蒸治疗小儿脑瘫等方面的论文。生活中,我想把喜欢的花种好,这是一种氛围、一种心情,更是一种情趣。
6 超声科 医生 王畅
心态始终满电
王畅:在超声科快两年了,我的心态始终满电的状态,这源于科室浓浓的工作学术氛围。现在常见病已经基本掌握,王主任鼓励我们年轻人思维活跃,拓宽视野。
我打算今年对介入穿刺方面的知识深入研习。另外就是多跟临床大夫沟通,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如何能够使医生明确诊断。我还希望将患者做超声检查需要了解的知识做成视频节目,在科室走廊的电视播放,方便大家检查。
短评: 透过“小目标” 看到大希望
以上同事的“小目标”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正在前行路上的某个点静静守候主人的到来。但是如果想达到这个点,必定需要努力奋斗。目标和奋斗是互相依靠的关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总要选择一样。
在“小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努力,我们奋斗,我们流汗……最终到来的一定是一个崭新的、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