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泮兰沅芷若为邻, 淡荡疑生罗袜尘。
昨夜月明川上立, 不知解佩赠何人?
明媚的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屋里暖暖的,阳台上有两盆水仙花,一盆大一些,一盆小一些,初绽几朵蓓蕾,翠绿的叶子格外醒目,淡淡的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医患佳话。
事情要从一年多前说起,那是深冬的一天早晨,天下着零星的小雪,乔宗瑞副主任刚到诊室,就接待了一位咨询者。他说父亲今年79岁,患有“双侧股骨头坏死”,因行动不方便,希望能住院做手术治疗。
乔主任认真询问患者病史,看过病人MRI、X线片等资料后,不由皱起了眉头:王xx,79岁老人,河南新野县人,患双侧股骨头坏死IV期,多年来辗转于各大医院,患病初期误诊,很多医生将股骨头坏死误诊为骨性关节炎、髋关节发育不良等病,长期服药非但没有治好老人的疾病,反而让他的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也使家里本不宽裕的经济情况雪上加霜。
工作中的乔宗瑞副主任
待诊断终于明确后,双侧股骨头均已塌陷,病情发展至股骨头坏死的最后一期:四期。此时唯一能选择的治疗方案只有进行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当家属带着老人去医院要求行手术时,多家医院的结论却惊人的一致:年龄过大,基础情况太差,双下肢短缩较多,髋关节半脱位明显,手术难度太大,不建议手术。老人几近丧失生活的希望。
听着病人儿子的叙述,乔主任陷入了深思:"就这个患者来说,手术难度确实很大,但是以市一院三级综合医院的实力来说,也不是不能进行,在多年行医经历中,类似这样的髋关节、膝关节手术,我们骨科做的很多。主要的难点在于老人为高龄患者,基础疾病又太多:糖尿病、中度贫血、冠心病、高血压、肝肾功能不全…..术中、术后难题太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严重后果。但是不做行吗?老人现在根本无法下床,老年人长期卧床很快并发症就会要命。"
经过深思熟虑和科室充分讨论后,乔主任电话告知病人:来住院吧,即便我们冒点风险,也要给老人解除病痛。
老人入院后,刘东平主任、乔宗瑞副主任多次研究治疗方案,请心内一科、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麻醉科等兄弟科室协助制定围手术期诊疗方案,术前输血、应用保肝药物、调血糖、血压、处理压疮……一周后,患者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大为好转,对手术充满了信心,手术前老人拉着乔主任的手,含着泪说:“即便我下不了手术台,也会感谢你们这些日子对我的关怀和照料。”
经过充分的准备,手术异常顺利。
但科室人员深知,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的康复和护理稍有差池则前功尽弃。
有一天晚上王大爷排便困难,十分痛苦,护理人员给老人用了开塞露也不管用,想给他灌肠老人又害怕,无奈之下护士通知了科室主任刘东平,深夜一点,刘主任冒着严寒赶到医院,王大爷见到刘主任后情绪稳定很多,老人觉得便意明显,但是就是使不上劲。刘主任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知道这是老人活动少引起大便干结和肛门括约肌无力,刘主任立刻戴上一次性手套,亲自为老人抠出大便。王大爷免除了灌肠的痛苦,立刻转忧为喜,全然忘记已是深夜,还兴致盎然的对刘主任说:“就知道你们有办法,来,反正睡不着,咱们唠唠嗑。”真让刘主任哭笑不得。当得知刘主任晚上劳累到十一点多,刚刚歇下,明日一大早还有手术,老人流泪了。
查房中的刘东平主任(左二)
复查X线片示双侧人工关节位置良好;双下肢等长、髋关节活动良好;切口愈合良好,顺利拆线;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等指标均正常。骨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在刘主任、乔主任的带领下,经过悉心照料,老人康复了!
术后15天,老人顺利出院。出院那天他拉着乔主任的手,依依不舍。
术后3个月,老人丢弃双拐,自己走到医生办公室,手里捧着一盆水仙花,感激的说:“市一院骨一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水仙花是我的最爱,生病前我养了这盆花,不能下床的那段日子,天天看着水仙流眼泪,现在我康复了,水仙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工作顺利,为更多的人免除病痛。”
转眼又是一年,老人前几天又亲自送来一盆水仙,往阳台一放,跟去年那盆相映成趣。
得水能仙天与奇, 寒香寂寞动冰肌。
仙风道骨今谁有? 淡扫蛾眉篸一枝。
“刘主任、乔主任真是好医生,遇到这样的医生,是我的福气,我年龄大了,别的本事没有,养的水仙花可水灵着呢,只要我活着,每年都会给你们送盆花来”老人真诚的说,眼神中透露着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骨一科团队
听着老人赞赏的话,刘主任、乔主任笑了,这只是骨科万千患者的一个缩影,他们深知:路仍在脚下,前方还有征途,我们一直在努力。